摘要:随着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如何将这些“发展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成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凤县坚持新经济组织党建突出引领发展、新社会组织党建突出规范管理、新就业群体党建突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总体思路,以“联”为纽带,探
随着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如何将这些“发展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成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凤县坚持新经济组织党建突出引领发展、新社会组织党建突出规范管理、新就业群体党建突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总体思路,以“联”为纽带,探索“六联共建”模式,让“两企三新”组织及行业协会商会“抱团发展”,有效破解了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难”、党员“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实现了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为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供了凤县方案。
一是摸清底数建组织。采取“三同步”工作法(同步组建党组织、同步开展党建工作、同步推进规范化建设),对全县“两企三新”组织进行全面摸排,按照“五个清”(类型分布、经营状况、党的组织、从业人员、党员情况)建立台账。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区域共建等灵活方式组建党组织。目前,全县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90.1%、97.3%、60%,党的工作覆盖率均达到100%。其中“三有”非公企业、重点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100%党的工作覆盖率均达到100%。
二是结对共建再扩圈。按照“党建引领、业务相关、地域相邻、资源共享”原则,组织“两企三新”组织之间、与村级党组织、与行业商会“结对子”128个,进一步扩大了“朋友圈”。如唐藏镇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与6个村党组织结对,带动集体经济年增收超20万元。
三是示范引领提质效。深化“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开展“四强”两新组织党组织评定工作,带动新兴领域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目前,全县已建成五星级党组织1个,四星级党组织14个,市级“四强”党组织6个。
一是优化结构强班子。推行党组织书记和“两新”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实现党组织成员和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据统计,全县非公企业“一肩挑”比例达68.3%。同时,健全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重要会议、党组织与经营管理层沟通协商和恳谈制度,探索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有效机制。
二是创新机制育人才。深化“双向培养”机制,引导党组织把技术骨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才,实现党员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双向互促。嘉陵绿谷公司党员王磊带领团队研发蔬菜脱水新工艺,产品保质期从30天延长至90天,订单量增长60%。坪坎镇实施“引智引才”工程,村上与当地企业各选派4名村干部、企业办公室主任交叉任职,实现村情、企情双向掌握。
三是精准施教提素质。精准指导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创新党员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全县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7期培训280余人次,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80余次。实行流动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和积分制管理,完善年初承诺、日常积分、年底评议机制。
一是规范制度固根本。督促“两企三新”组织及商协会党组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请示报告等基本制度,确保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陕西金都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培训23次,有效增强了组织生活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是创新载体增活力。鼓励“两企三新”组织及商协会“结对子”,联合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揭榜挂帅等评比竞赛活动。留凤关镇喇嘛泉村与平安民爆公司联建后,联合举办林麝养殖技能竞赛,企业技术员和村民同台比拼诊疗、饲喂技术,优胜者被聘为村级养殖顾问。双石铺镇阴湾村通过村企联办电商直播特卖会,联建企业负责人、村干部、本地网红轮番上阵,一场直播帮村民卖出农特产品近百单。
三是深度融合促发展。将基层党组织活动与新兴领域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超顺铸业有限公司与长滩坝村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活动,既丰富了党员组织生活,又促进了村企文化交流。
一是联席会议解题。由属地党委或龙头企业党组织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梳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通过党建共建、资源整合、人才互通、生产互助、技术共享、市场协同、服务联动,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凤县绿能新材公司通过各界济困协会定向捐赠3.4万元,帮助兴隆场村33户解决花椒减产难题。
二是互助抱团发展。鼓励“两企三新”组织及商协会之间建立“互助组”,推动“两企三新”组织抱团发展,实现“1+1>2”的效果。凤县金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庞家河村合作经营矮砧苹果园,助力集体经济年增收1.8万元,带动村民就近务工10余人,预计以后每年增收5万元。
三是社会责任共担。引导“两企三新”组织及行业协会商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工作。金都矿业公司为倒贴金村提供帮扶资金7万元,向企业属地银母寺村赞助27000元,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县新兴领域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近500余万元,落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11个,捐款捐物85.5万元。
一是组建招商团队。县委“两新”工委、县招商服务局牵头,组建“两企三新”及商协会招商引资团和4个专业招商组。每个企业或组织每月提供1条有价值的招商引资信息,由县级领导带队,走出去对接目标企业,面对面洽谈。
二是创新招商方式。通过转发招商引资指南、张贴招商海报、抖音直播招商、快递包裹附招商二维码等方式,积极拓展宣传渠道。留凤关镇商会推动当地组建矿山弃渣综合回收利用合作联盟,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地、运输难题,还让昔日矿渣变废为宝,预计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协调县级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项目要素保障,促进项目早日落地。陕西汉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引进投资500万元的储能项目,预计年增收200万元;凤县电商产业园、大红袍花椒油萃取项目、广东博悦体育设施生产基地、汽车内饰产业园等一批新型产业化项目陆续落地凤县。
一是新经济组织突出引领发展。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将党建工作与攻克生产经营难题深度融合,带领党员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难题攻关等方面作贡献,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凤县银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通过联建帮扶,安置6名联建村群众就业,其中2人走上重要岗位,并借助电商平台为农特产带货,实现村企共赢。
二是新社会组织突出规范管理。在理顺工作机制、科学精准施策、强化作用发挥、创新社会服务模式上下功夫,促进社会组织规模更加适当、结构更加合理、治理更加有效。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党支部与企业、村集体合作探索林麝“四方合养”模式,为农户认购的林麝承担风险,林麝养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新就业群体突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打造“暖新驿站”16处,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充电、饮水热饭、临时休息等服务。长通公交公司更换新能源公交车10台,安装充电桩14处,提供残疾人免费乘车服务,为双石铺中学安排4辆专车接送学生上下学。
一是政治效益显著,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通过“六联共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县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率大幅提升,党的工作覆盖率均达到100%。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广大新兴领域从业者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二是经济效益凸显,县域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通过“六联共建”,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难题,激发了市场活力。2025年以来,全县新兴领域党组织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120余个,促成合作项目40余个,带动就业1600余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是社会效益突出,基层治理效能大幅提升。通过“六联共建”,推动新兴领域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县非公党委及时成立外卖送餐服务联合党支部,动员新就业群体担任“民情收集员”“流动网格员”,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
一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树立“一盘棋”思想。新兴领域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打破地域、行业、部门壁垒。凤县将分散在组织、民政、市监等部门的“两企三新”党建职责有机整合,构建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行业部门各负其责、镇村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发力。新兴领域类型多样、情况复杂,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凤县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不同特点,分别确定“引领发展”“规范管理”“解决急难愁盼”的工作重点,量身定制工作措施,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必须坚持服务为先,凝聚人心力量。党建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必须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凤县建设“暖新驿站”、开展“助农采摘”“爱心助学”等活动,解决了一批新兴领域从业者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党的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四是必须坚持融合发展,实现互促共进。党建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凤县坚持“党建强、发展强”理念,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深度融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实现了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一是明晰责任边界。制定《凤县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县委社会工作部、行业党委、业务主管部门、属地党(工)委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中的职责边界,实现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二是强化考核激励。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定期通报、约谈提醒制度,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党组织进行约谈。
三是完善运行机制。健全县委“两新”工委常态化运行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探索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精准分类施策。针对不同新兴领域特点,制定差异化工作标准和规范。对新经济组织,重点围绕促进健康发展开展党建工作;对新社会组织,重点围绕规范内部治理开展党建工作;对新就业群体,重点围绕提供关爱服务开展党建工作。
二是整合共享资源。按照“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标准,扎实推进新兴领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整合暖新驿站、红色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实现阵地共享、活动共办。
三是促进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业务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实现目标衔接、过程融合、结果互促。探索建立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有效机制,如党组织书记列席管理层会议、党组织对重大事项进行前置研究等。
一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采取内部选拔、外部选派、公开招募等方式,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实施“头雁培育工程”,每年对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
二是壮大党务工作者队伍。通过内部转岗、社会招聘等方式,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建立“党务人才库”,实现资源共享。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针对“三新”组织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派党建指导员,让党建指导员真正成为党在新兴领域的“红色种子”。
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深化“双向培养”机制,加大在新兴领域发展党员力度。创新党员教育方式,利用“微党课”“云端课堂”等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推行“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
一是实施“一企(社)一品”工程。引导新兴领域党组织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如嘉陵绿谷党支部可深化“三强化三融入”做法,打造“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品牌;快递物流行业党支部可围绕“党建引领快递畅行”打造特色品牌。
二是加强典型培育选树。建立先进典型发现、培育、宣传机制,每年选树一批“六联共建”示范党组织、优秀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三是扩大品牌宣传推广。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凤县“六联共建”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制作专题宣传片、案例汇编,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将“六联共建”打造成省市有影响的新兴领域党建品牌。(赵正卿)
来源:陕西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