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是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热贡唐卡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双创”理念下,拓展“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是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热贡唐卡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双创”理念下,拓展“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值得思考。
在近日人民网财经研究院、人民网青海频道联合举办的金台圆桌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从文化力到品牌力——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构建的热贡实践”主题展开讨论。
以下是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尹成君的主要观点:
当前,数智浪潮与全球格局的深刻变革相互交织,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已成为一个紧迫的时代命题。热贡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传播已远不止于艺术本身的推介,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需要科学规划、系统推进。
推动热贡艺术走向世界,其核心目标在于向世界阐释、推介一个多元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蕴藏中国智慧的文化瑰宝。这不仅是让中国走向世界,更是通过艺术的桥梁,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实现“双向奔赴”的深度交流。
当前国际艺术传播实践中,常面临国际视野狭小、内容形式呆板、精神主体阐释缺乏等问题。因此,包括热贡艺术在内的民族特色文化传播必须超越简单的“文化输出”逻辑,转向构建一个以“艺术传播国际化”和“国际传播艺术化”为双翼的现代化传播体系。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并强化特色文化自身已具备的经典性、区域性、多元性与民族性特征,传播内容既要根植传统,又要找到与世界对话的通用审美语言;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艺术的传播”与“传播的艺术”之间的审美互动关系,注重传播策略的精准与有效,实现分众、分层传播,让国际受众不仅“看到”,更能“看懂”并“欣赏”艺术之美。
在具体实践中,首先应以热贡艺术为研究对象,加强国际艺术传播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大力支持其在国内外举办系列展览;其次应拥抱数字技术变革,探索将热贡艺术进行数字化转化,结合线上线下多元渠道,实现“技术+艺术+审美接受心理”的深度融合,使其在数智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最后要深化合作与人才培养,加强与国际组织、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打破学科、专业与文化壁垒,培养一批既懂艺术、又通晓传播、还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热贡艺术的可持续国际传播储备核心力量。(人民网记者杨启红整理)
来源:金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