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初,我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因为梦境从来没有这么清晰过,让人感到无比的真实。我吃过午饭,原打算出去走走,看看桃花岛小镇,看看大海,看看渔民在售卖刚出海的小海鲜。一切都是那么平常。
那天中午,我斜坐在沙发上,本来只是想着暂时小憩一下,谁知道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
最初,我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因为梦境从来没有这么清晰过,让人感到无比的真实。我吃过午饭,原打算出去走走,看看桃花岛小镇,看看大海,看看渔民在售卖刚出海的小海鲜。一切都是那么平常。
直到有一艘船开了过来,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船上。那天,阳光明媚,海风轻拂,甲板上三三两两地穿梭着各式各样的人。在船舱的中央,有一块很大的屏幕,上面正播放着前些年流行的《大话西游》。画面中唐玄奘正在对身旁的两个小妖授课“你们知道吗?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人妖是人妖他妈生的。”
有两个外国模样的中年人看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看他们的样貌装束,很像电影里的东南亚人。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说中文。想到这里,突然就回忆到王小波《青铜时代》里的一个情节:清朝时,意大利人小马可波罗到中国来观赏大运河,他到了济宁一带,深入到鲁西南的民间,很为当地的风情、美食倾倒,于是写了一些信札,介绍“大清帝国”,吸引了大批欧洲的专家权贵闲人好事者“到此一游”。其中有一个叫阳维(意大利名,音译)的家伙,来到鲁西南后找了翻译李维嘉,带他四处游玩。
有一天晚上,阳维先生请翻译给他寻找一个西方红灯区的客人,说感受一下中国的深度和湿度。李翻译气愤不过,脱口就给了他一句“国骂”。阳维先生莫名其妙,就问这句国骂“是什么意思?”李翻译不知道如何翻译,就说“是问候洋人他母亲”。弄得洋人很感动,不好意思地说“这么晚了,还劳驾您问候母亲大人,实在是感谢。”
关于翻译的趣事,还有很多。当年米卢执教中国队的时候,也算 中国足球的巅峰期。当国足冲进世界杯的那一刻,无数球迷冲着米卢高喊“牛B”!米卢听不懂“牛B”的意思,就问翻译,翻译挠头半天,最后说“牛B就是英雄的意思”。现在想,真是绝妙。否则,又该怎么翻译呢?
都说汉语难学,外国人学汉语都很抓狂,其实也不尽然。许多年前我们都还是学生的时候,在山师北街的留学生公寓门口,有好几家小饭店。每当厌倦了食堂的汤汤水水之后,我与朋友常去那里解馋。又一次,有两个黑人从我们的座位前经过,朋友说:“黑人真黑啊!牙齿倒是特别白。”我对他做了一个“嘘”的手势,提醒他说话小声点。朋友说“老外又听不懂中文,担心什么?”结果老外就在我们邻座坐下了,用很流利的中文交谈起来。搞得我朋友很不好意思。
当我还在想入非非之时,那两个老外却主动用汉语攀谈起来。其中一个说,“中国的饺子好吃。”另一个点头表示同意,又补充说“吃饺子必须蘸醋,这样才正宗。”
“吃饺子不是蘸醋,是蘸酱油。蘸酱油才正宗。”第一个人争辩。
“蘸醋!”“蘸酱油!”两个人争得不可开交,面黑耳赤。
为了说服对方,第一个人讲了一个故事,尽管他讲得不生动,甚至很蹩脚,但我们还是听懂了。
话说在大东国,有个南方人到北方做生意。他听说北方人爱吃饺子,也决定去尝一尝。当他吃饺子的时候,旁边有人问他为什么吃饺子不蘸酱油。南方人说:“他不喜欢吃饺子蘸酱油。”邻座的人说“吃饺子必须蘸酱油,否则,后果很严重。”
南方人坚持自己吃饺子不蘸酱油的吃法,最后,被投进了监狱。有一天狱警问他犯了什么罪进来的?他说“吃饺子不蘸酱油。”询问的人当然不相信。不但他们不相信,连狱友都不相信,说他“不老实”,用拳脚改造他一年了,结果还是“死不悔改”,说是“吃饺子不蘸酱油”而被关押的。面对众人的怀疑,那南方人对灯发誓,言之凿凿,一核实,果然。
第一个老外说,现在,你知道吃饺子是该蘸酱油还是该蘸醋了吧?在这里,专治各种不服。
“叮铃铃”,闹钟响了,睁开眼,才知道是做了一个梦,怪不得胡言乱语,语无伦次。打了个哈欠,看看窗外,天空湛蓝。
故事就当是故事。
来源:小名华仔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