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八套王炸接连不断!《大生意人》本月25日无缝衔接《四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7:57 1

摘要:11月20日收视率2.8%,央视八套把家庭哭戏和晚清血雨腥风硬捆在一起,观众居然没换台

11月20日收视率2.8%,央视八套把家庭哭戏和晚清血雨腥风硬捆在一起,观众居然没换台

这背后藏着一个简单到粗暴的逻辑:有人负责让你哭,就有人负责让你爽。

情绪接力跑,平台只赚不亏。

《四喜》开场三分钟,孕妇摔倒,婆婆冷眼旁观。

屏幕外多少儿媳瞬间血压拉满。

童瑶一低头,弹幕刷屏“演我”。

情绪值直接拉到顶,收视破3顺理成章。

接下来剧组做了一件聪明事:不给喘息。

每十分钟抛一个新雷。

姐妹抢房、丈夫立遗嘱、孕妇被劝引产。

观众一边骂狗血,一边舍不得走。

骂声也是流量。

央视一看数据稳了,立刻把《大生意人》的预告塞进片尾。

前一秒你还在为孕妇掉泪,后一秒陈晓披枷带锁在雪地里啃窝头。

反差大到像换台,其实没换。

25号当晚,《大生意人》直接抬上来。

晚清流放犯翻身做首富,听起来像爽文。

但剧组把钱花在了细节: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账本上的毛笔字没一个错。

陈晓瘦了15斤,腮帮子凹下去,少年犯那股狠劲就出来了。

观众群里有人嘀咕:又是大男主?

别急,孙千演的镖局大小姐一出场,抬手就是一鞭子。

男女主不打不相识,后面还要一起蹲大牢。

有人已经在押注这对CP能不能火过《四喜》的婆媳局。

数据不会骗人。

预告片5000万播放,一半来自女性用户。

央视八套用一部家庭剧吸住女人,再用一部商战剧拉回男人。

11月频道份额直接涨12%。

回头看,这套打法不新鲜。

新鲜的是执行节奏。

《四喜》播到第10集,全网骂婆婆最狠那天,《大生意人》放出陈晓跪雪地挨打的15秒片段。

两个热聊词条前后脚冲榜,像商量好似的。

有人担心题材跳跃太大,观众会流失。

酷云数据打了脸:20-35岁女性留存率87%,35-50岁男性新增38%。

原来大家不是不爱看,只是没碰到对的菜。

再说演员。

童瑶这次素颜出镜,法令纹清晰可见。

观众信了她是真苦命。

蒋欣演姐姐,一嗓子嚎出来,全网求她出单曲。

演技把狗血剧情拽回了地面。

另一边,黄志忠演的大反派站在船头淡淡一句“规矩是我定的”,弹幕齐喊害怕。

老戏骨一个眼神,省了几万字旁白。

两部剧连轴转,苦了后期组。

字幕师傅一天剪八集,黑眼圈掉到下巴。

宣传组更狠,凌晨两点还在抖音投切片。

一条婆婆指鼻子骂儿媳的短视频,点赞破百万。

评论区集体艾特自家老妈,场面一度失控。

为什么这次能成?

答案在节目编排表上写得明明白白:七天一个情绪周期。

周一到周三,婆媳大战让你捶枕头。

周四到周六,古平原在牢里绝地求生。

周日更新一集日常番外,安抚观众情绪。

心理按摩术被玩明白了。

顺带一提,央视这次没把宝押在流量明星。

陈晓国民度够,但不算顶流。

童瑶刚拿完奖,热度还在爬坡。

真正扛剧的是剧本杀式的爽点密度和情绪过山车。

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四喜》每集片尾都有一行小字:本故事纯属虚构,请理性讨论。

平台预判了舆论风险,提前灭火。

果然,播出第5集就有人吵上热搜,话题两小时被压下来。

没给黑子留发酵时间。

再看《大生意人》片头,制作公司名单里藏着《大明风华》的老班底。

摄影指导把煤油灯拍出了温度,美术组跑去山西大院实地测绘,一比一复刻了票号柜台。

真金白银砸进去,质感肉眼可见。

有人算过一笔账:两部剧广告投放重叠度不到20%。

母婴品牌在《四喜》里做植入,理财APP在《大生意人》里打广告。

观众不烦,广告主满意,平台躺着收两份钱。

更绝的是,央视把两部剧的长预告剪成了合集。

婆媳摔门而出的瞬间,切到陈晓在雪地磕长头。

情绪从极点拉到冰点,播放量三天破亿。

评论区一边倒:央视会玩。

业内群已经有人抄作业。

某卫视连夜调整排播,准备把都市离婚剧和古装悬疑拼在一起。

能不能复制成功?

要看情绪衔接够不够丝滑。

粗暴拼接只会劝退观众。

回到客厅,遥控器握在谁手里,谁就赢了。

央视八套11月这组组合拳告诉你:不是观众变挑剔,是菜谱太单一。

把苦味和辣味放一桌,反而全吃光。

最后一集《四喜》播完,片尾没放彩蛋,直接黑屏出字幕。

十秒后,《大生意人》第一集自动续上。

有人没反应过来,以为电视串台。

弹幕飘过一句:央视,你赢了。

至于接下来的收视能不能冲到4%,要看古平原能不能把票号开到上海滩。

观众想看的东西其实很简单:要么让我哭,要么让我燃。

哭了再燃,钱包和遥控器一起留下。

遥控器现在还在你手里。今晚八点,换与不换,它都在那。

来源:下饭gb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