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誓不回国的凤姐,移居美国十四年,如今现状竟然并不令人意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7:42 1

摘要:有人在2025年初在纽约的廉价旅馆里,看见了她。那时候她拎着大包,穿着褪色毛衣,手里是一部老款手机。住处是皇后区一间对外出租的便宜房间,房费只有十几美元一晚。路人拍到的照片显示她体重增加了,不少牙齿缺失。熟悉她过往的人说,她近几年生活并不宽裕,常常在健康和住房

有人在2025年初在纽约的廉价旅馆里,看见了她。那时候她拎着大包,穿着褪色毛衣,手里是一部老款手机。住处是皇后区一间对外出租的便宜房间,房费只有十几美元一晚。路人拍到的照片显示她体重增加了,不少牙齿缺失。熟悉她过往的人说,她近几年生活并不宽裕,常常在健康和住房上为钱发愁。

回头这个曾经被全国讨论的人起点很特别。她出生在重庆的山里,1985年出生。2009年,她在上海陆家嘴印了很多传单,箱子里有一千多张,上面写着她对另一半的多条要求。这些条件非常高,像是要求男性身高达一米八,毕业于清华或北大,长相好收入高,有房有车这样的要素。那张传单投放的时间恰逢网络流量开始猛增,短时间内被各大网站转载,网友们在评论区里热议,很多带着戏谑意味的话语开始传播开来。

她上了电视。本意是一个男方来节目中提出分手问题,节目组请她做嘉宾。节目里她谈到自己从小读书很多,还说自己很自信,认为只有顶尖大学才配得上她。那期节目播出后,收视率上升,她的外号开始被更广泛地使用。之后几个月里,她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接到一些商业合作和广告邀请。其中有报道说某洗发水品牌出价很高请她做代言,广告词围绕让男人从背后产生好感这样的表达做宣传。她的社交媒体粉丝一度过百万,短时间内成了舆论焦点。

成名过后,她选择离开国内。拿到美国签证后,她在网上宣布已到美国并表示暂时不打算回国。2010年夏天她带着简单行李抵达纽约,行李里多是书和几件衣服。刚到时她尝试去中文电视台面试,说自己是“中国最红的网红”,但没有通过筛选。被拒后她在社交平台发文抱怨,表达了对招聘过程的不满。没有显赫的学历和传统意义上的好看外表,她在美国只能从基层岗位做起。

最先的工作是在超市做收银员,日复一日地站着扫码。后来她到美甲店工作,主要负责修脚、做美甲等服务。一天要修十来双脚成为常态,这份工作收入可以维持吃住,但难以让生活有大的改善。她偶尔还会在学校门口或街区发小卡片,希望能碰到符合她要求的对象。早期对择偶的高标准后来有所放宽,新的要求变成有房有车而且长相还行。

这几年的经济压力和生活现实常常在她的公开发言中显现出来。她在微博上承认,学历和外貌确实限制了她申请高端职位的可能性。为此她选择读书,2022年通过考试进入了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这是一所公立高校,在全美的排名处于中等偏上。她在那里选修过微积分、分子生物学等难度较大的课程,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笔记本堆得很厚。上学和打工并行,成为她多年生活的常态。

在移民身份上,她通过政治庇护的申请拖延办理绿卡手续。所在的州是传统的“蓝州”,相对宽松的庇护政策让她能继续留在当地。多年来工作频繁变动,但美甲店是她长时间的主要工作场所。虽然工作辛苦,但多少能保证她不饿肚子。有时朋友透露她交了一个在当地的华人男友,二人关系比较稳定,这成为她在异国的一个情感依靠。

近几年她的生活压力更多来自医疗和房租。美国这方面的成本高,牙齿治疗动辄要花很多钱。2025年中有一次媒体采访显示,她因为没钱无法补牙,面部变化被外界注意到。还有报道说她到唐人街的一家诊所看病,身体状况被描述为一般。网络上也有关于她可能面临遣返的讨论,但细节不明。总体上,她在美国的生活像是被高房租和医疗账单压得很紧。

公众对她的评价渐趋复杂。很多人从最初的调侃转为理解。看到她在外打工、上课、为了生活忙来忙去,不少网友表示同情,认为年轻时的折腾并非都是失败,到了中年更多人开始追求稳定。也有人把她当成一个例子,讨论网红经济的短暂性和现实社会的残酷。她曾有过高曝光和商业机会,但后来的生活显示出名气并不等于长期的安全感。

对她本人来说,这些年是一段从喧闹到安静的过程。国内时她被聚光灯照着,代言和媒体带来了短期的收入和话题。移居美国后,她既要面对语言和文化差异,也要承受找工作、看病和住处不稳的压力。读书和打工变成了她的常态,生活重心从追求关注转为维持基本生计。她所经历的转变,既有个体的选择成分,也反映了社会和市场对一个人的接受度会随时间变化。

在很多人眼里,她的故事有代表性。一个人在峰值时可能会得到很多关注,但长期的生活需要稳定的收入、合理的社会保障以及健康的身体。她在公众视线里经历了从爆红到低调,从高标准择偶到现实考虑的过程。这些年她把精力放在如何养活自己和继续学习上,生活艰难但并未放弃。对外界来说,更多的评论带着既有同情也有冷静的观察,认为像她这样的经历并不罕见。

来源:悦享娱乐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