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生,我肚子痛得不行,好几天没排便了!”——在急诊室里,这样的声音并不陌生。张阿姨今年62岁,是一位退休教师,最近因为肚子胀痛、恶心、吃不下饭来到医院。经过检查,她被确诊为肠梗阻,
“医生,我肚子痛得不行,好几天没排便了!”——在急诊室里,这样的声音并不陌生。张阿姨今年62岁,是一位退休教师,最近因为肚子胀痛、恶心、吃不下饭来到医院。经过检查,她被确诊为肠梗阻,
而罪魁祸首竟然是她连续几天食用了大量糯米粽子和未经充分咀嚼的莲子。在医生的详细解释下,她才意识到,原来有些食物并不是“越天然越健康”,
尤其对于消化功能下降的人来说,吃错了,真的可能引发大问题。我们每天都在吃东西,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哪些食物容易“卡”在肠道里。
肠梗阻,这个听起来很严重的词,其实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它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如果饮食不当、暴饮暴食,也可能成为“高发人群”。为了避免陷入类似的健康困境,了解并远离那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是我们每个人都该重视的问题。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和《健康时报》发布的相关内容,饮食的结构直接影响着肠道功能的运转。尤其是以下五类食物,如果不加节制地摄入,确实会增加肠道“出故障”的风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常见的“难消化五类食物”,你是否也经常吃?
第一类:糯米类食物
糯米是很多人钟爱的食材,粽子、汤圆、年糕几乎是节假日的主角。但糯米的特点是黏性强、胶质多,在胃里不容易被分解,尤其是冷却后的糯米更难消化。
《健康时报》指出,糯米制品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形成食团,如果摄入过多又缺乏咀嚼,很容易引发肠道梗阻。对于老年人和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来说,吃糯米类食物一定要适量,并充分咀嚼。
第二类:高纤维但粗糙的蔬菜
很多人一听到“膳食纤维”就觉得是好东西,吃得越多越健康。但像芹菜、韭菜、牛蒡这种纤维粗硬的蔬菜,如果大量食用,反而会带来麻烦。
这些蔬菜中的不溶性纤维在肠道中难以被分解,容易形成“菜梗团”,在消化不良或肠胃动力差的情况下,可能堵塞肠道。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特别提到,膳食纤维虽好,但应根据个体差异适量摄入,尤其对于做过腹部手术或有肠粘连史的人群,更应注意。
第三类:大量未煮熟的豆类
豆类是植物蛋白的优质来源,但其含有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成分,如果未充分煮熟,会增加肠胃胀气和不适。
特别是毛豆、芸豆等品种,未经充分加热可能导致消化不全,严重者甚至引起中毒反应。豆类膨胀性强,大量摄入容易在肠胃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增加肠道压力,诱发肠梗阻。
第四类:坚果和未嚼碎的干果类
坚果富含油脂和微量元素,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口吞下或吃得过快,坚果在胃肠道中是难以被充分分解的。尤其是杏仁、核桃等大块坚果,若未充分咀嚼,可能形成“坚果团”,影响肠道通行。
有研究显示,儿童和老年人因吞食坚果未嚼碎导致肠梗阻的病例并不少见。慢慢吃、少量吃、充分咀嚼,是预防风险的关键。
第五类:大量果胶类水果
柿子、山楂、香蕉,这些水果看似健康,但若一次性大量摄入,可能会引起“胃石”或肠道阻塞。特别是柿子,其含有丰富的鞣酸和果胶,在胃酸作用下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柿石”。
《健康时报》曾报道,一位中年男性因空腹吃了五个柿子,最终引发肠梗阻入院治疗。柿子虽好,但切忌空腹食用,更不应大量摄入。我们再来说说,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提示你“肠道堵了”?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胀、腹痛、长时间不排气排便。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并持续数小时不缓解,就要高度警惕是否为肠梗阻。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肠穿孔、感染、休克等并发症。
特别提醒:肠梗阻不是“忍一忍就过去”的小问题。很多人因为觉得“只是消化不好”而拖延就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一旦出现持续腹胀、剧烈腹痛又无排便排气,应尽快就医检查,排除肠道通路障碍的可能。如何吃得健康又不“梗阻”呢?
饮食结构应当多样化,粗细搭配,避免单一食材摄入过量。进食速度要慢、咀嚼要充分,尤其是对坚果、干果、糯米类食物尤为重要。
第三,餐后适当走动,有助于肠道蠕动,减少食物淤积。第四,可以适量摄入易消化的蛋白质(如鸡蛋、鱼肉)和益生菌食品(如酸奶、发酵豆制品),帮助肠道维持良好菌群。
年龄越大,肠道功能越容易退化,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更需重视饮食的“消化友好性”。日常饮食不仅要讲究营养,更要讲究“合胃口”与“好消化”,才能让食物真正为健康加分。
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忽视了“慢慢吃、吃对食物”这样看似简单的养生法。但正是这些最基础的习惯,决定了我们肠道是否能顺畅工作。
通过今天的分享,希望你能记住: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每个人,也不是吃得多就代表营养好。了解食物、了解肠道、尊重身体,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健康责任。
参考文献:
[1]健康时报.《这些食物吃多了,可能会导致肠梗阻》.2023年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健康时报.《肠梗阻的常见诱因和饮食建议》.2022年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张医生健康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