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东部城市哈勒最近乱成一团,700 人上街抗议一场右翼书展,现场警笛长鸣、冲突不断,连绿党州议员都没能幸免,胸口挨了实打实一拳。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一场文化书展,怎么就闹到议员被打、人群踩踏的地步?
德国东部城市哈勒最近乱成一团,700 人上街抗议一场右翼书展,现场警笛长鸣、冲突不断,连绿党州议员都没能幸免,胸口挨了实打实一拳。
这事儿看着是单次抗议失控,背后却藏着欧洲极右势力的暗潮涌动,一个书展为啥能激起这么大民愤?极右翼为啥敢借着文化活动兴风作浪?
德国东部哈勒的展览中心,本该是文化交流的场地,近日却被紧张的气氛笼罩。
起因是一场名叫 “SeitenWechsel” 的书展,组织者苏珊娜・达根身份不简单,既是德累斯顿的书商出版商,更是德国选择党在当地市议会的成员。
她给书展的定位是 “精神上的自卫”,吐槽主流书展这些年太 “政治化”,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根本就是极右翼势力借文化外壳扩张的幌子。
柏林笔会发言人德尼兹・于塞尔在《中德意志报》上直接点破,这就是个 “非常右翼甚至极右翼的书展”。
亲身参与抗议观察的绿党州议员塞巴斯蒂安・施特里格尔说得更直白,现场就是 “新老新纳粹分子、右翼人士以及许多困惑之人的疯狂混合体”。
这种自带争议的书展,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引发反弹,11月8日上午,700名抗议者聚集在展览中心外,手里举着 “停止右翼书展” 的标语,情绪激动却还算克制。
可平静没维持多久,30名示威者突然脱离大部队,跑到展览场地入口处静坐,直接把通道堵了个严严实实。
这一下彻底打破了平衡,警方原本部署了350名警力维持秩序,见状只能动用武力驱散人群,原本和平的抗议瞬间变了味。
现场还藏着 “搅局者”,一名知名右翼网红带着同伴混进抗议人群,举着设备四处拍摄,摆明了是想挑事。
抗议者们见状怒火中烧,纷纷要求他们离开,推搡之间混乱升级,一场踩踏事件突然爆发,不少人在混乱中受伤。
而正在履行观察员职责的施特里格尔议员,也在这场冲突中遭了殃,他事后回忆,当时毫无防备,“被告人朝我胸口打了一拳”,虽然只是轻伤,但胸口的疼痛感持续了很久。
直到现在,没人能说清这一拳是冲着他的政治身份来的,还是混乱中随机发生的暴力行为,但这种针对政治人物的袭击,本身就足够令人警惕。
这场混乱最终留下了一串刺眼的记录:警方一共登记了七起案件,其中四起是明确的袭击事件,除了议员遇袭,还有多名抗议者和现场工作人员受伤。
消息传开后,德国政界一片哗然,绿党州议会党团主席科妮莉亚・吕德曼第一时间站出来强烈谴责。
她怒批这种暴力行为,更点出了关键问题:“有人滥用新闻自由特权,混入反对右翼书展的集会,并在那里实施右翼暴力,这种滥用行为不能也绝不能容忍。”
吕德曼强调,施特里格尔当时是在履行议员的职责,代表公众监督事件进展,却遭到暴力对待,这不仅是对个人的伤害,更是对民主秩序的挑衅。
不止绿党,德国多位政治人物都被这场暴力事件震惊,纷纷发声呼吁加强公共活动的安保措施。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是一次孤立的冲突。
近年来,欧洲的极右势力有抬头之势,他们不再局限于街头闹事,反而开始渗透到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试图用 “合法化” 的方式扩大影响力。
苏珊娜・达根借助书展发声,本质上就是想把极右翼的主张包装成 “被压抑的声音”,吸引那些对现状不满、认知模糊的人。
而这次书展引发的冲突,恰好暴露了他们的真实面目,表面上喊着 “精神自卫”,暗地里却纵容甚至煽动暴力。
这事儿也戳中了德国社会最敏感的痛点:言论自由和抵制极端主义之间,到底该怎么平衡?
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石,可当这种自由被极右翼利用,变成传播仇恨、煽动暴力的工具时,就不能再无底线纵容。
德国在这方面其实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对纳粹思想的警惕早已刻在民族记忆里,但即便如此,极右翼势力还是能找到可乘之机。
他们利用部分民众对主流社会的不满,把自己包装成 “弱势群体”,用似是而非的言论混淆视听,一步步扩大影响力。
就像这次的 “SeitenWechsel” 书展,达根打着 “反对政治化” 的旗号,实际上是在为极右翼的主张寻找传播渠道。
而抗议者们的愤怒,不仅是对书展本身的抵制,更是对极右势力蔓延的深切忧虑。
可原本正义的抗议,最终因为少数人的过激行为和右翼分子的刻意挑唆,变成了暴力冲突,反而给了极右翼倒打一耙的借口。
这也让很多人反思:面对极右势力的挑衅,除了愤怒和抗议,是不是还有更理性、更有效的应对方式?
施特里格尔议员的遇袭和踩踏事件的发生,给所有关注此事的人敲响了警钟。
极右翼势力的扩张,从来都不是悄无声息的,他们擅长利用各种社会矛盾,借助文化、政治等多种载体,一点点侵蚀社会的包容与和谐。
而这次哈勒的冲突,正是这种侵蚀与抵制碰撞后的必然结果。
德国政界呼吁加强安保,固然是应对当下混乱的必要措施,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既要守住言论自由的底线,更要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极端主义,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这场由右翼书展引发的风波,看似是一次局部冲突,实则是欧洲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极右势力抬头不是单一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裂、矛盾加剧的产物。
当越来越多的人被仇恨和偏见裹挟,当暴力成为解决分歧的手段,最终伤害的只会是普通民众的安全与福祉。
哈勒的 700 名抗议者,初衷是守护自己珍视的价值观,可暴力冲突却让这份初衷打了折扣。
这也提醒我们,面对极端主义,愤怒和抗议需要配上理性和策略,只有团结起来,用文明的方式抵制仇恨,才能真正守住社会的底线。
极右势力的抬头,从来都不是小事,它关乎每一个人的安全,关乎社会的稳定,更关乎人类文明的走向。
而如何在言论自由与抵制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不让文化活动沦为极端主义的温床,这不仅是德国需要解答的难题,更是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必须面对的考验。
希望哈勒的这场混乱,能让更多人清醒过来,正视极右势力的威胁,用团结和理性,筑起一道抵御仇恨的长城。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