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9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部门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举办。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刘翔出席论坛并发言。论坛现场揭晓了“2025(第八届)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案例征集活动”的评选结果,中交集团申报案例
11月9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部门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举办。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刘翔出席论坛并发言。论坛现场揭晓了“2025(第八届)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案例征集活动”的评选结果,中交集团申报案例入选1个“十大优秀案例”,5个“优秀案例”。
刘翔在发言时表示,中交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赋能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在海内外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是厚植创新沃土,以科技硬实力锻造“产品卓越”基石。攻坚“国之重器”,彰显技术自信;拥抱数字浪潮,赋能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布局未来赛道,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技术突破提升工程品质与产业能级。二是智绘共赢画卷,以科技叙事塑造“品牌卓著”形象。坚持共情化传播,让技术有温度;坚持大众化呈现,让成果可感知;坚持本土化融合,让创新接地气,借助科技手段,让国际社会更加直观地理解中交工程背后的创新价值与人文关怀,讲述共商共建共享的生动故事。三是聚势创新引擎,以科技引领汇聚“创新领先”合力。推动技术突破,实现全球领跑;推动技术出海,提升国际影响;推动技术交流,促进属地发展,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让创新理念贯穿共建“一带一路”始终,让科技进步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四是激发系统动能,以科技思维助推“治理现代”进程。运用“智慧管理”提升全球运营效能,采用“智能风控”筑牢海外发展屏障,通过“数据驱动”优化国际决策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际运营效率与风险管控能力。
“2025(第八届)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案例征集活动”以“发展与互鉴”为年度主题,依据“导向正确、特色鲜明、注重效果、创新示范”的基本原则,从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及民营企业报送的300余个有效案例中,遴选出“绿色发展与ESG实践”“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文化交融与价值共创”43个图文专题类优秀案例,和“发展共进”“文明互鉴”31个视频专题类优秀案例,并评选出图文类和视频类“十大优秀案例”。
中交集团申报的《世界钱币上的中国工程》入选2025年度“十大优秀案例”。中国港湾申报的《生生不息的“珊瑚奇迹”,常讲常新的中国故事》,中国港湾、广航局申报的《守护马尔代夫“果冻海”:中国工程师与珊瑚礁的绿色对话》入选“绿色发展与ESG实践类”优秀案例;公规院申报的《以“碳排放算法”理清国际项目“碳账本”》入选“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类”优秀案例;中国路桥申报的《肯尼亚小镇姑娘的“一带一路”铁路梦》,中国港湾、二公局申报的《我和我的洋徒弟》入选“发展共进类”优秀案例。
2025年度“十大优秀视频类案例”
《世界钱币上的中国工程》
获奖单位:中交集团
“发展共进(视频类)”优秀案例
《肯尼亚小镇姑娘的“一带一路”铁路梦》
获奖单位:中国路桥
《我和我的洋徒弟》
获奖单位:中国港湾、二公局
“绿色发展与ESG实践类”优秀案例
《生生不息的“珊瑚奇迹”,常讲常新的中国故事》
港口城防波堤珊瑚群落
作为传播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之港,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科伦坡港口城主动肩负起传播中国形象重要责任。项目建设意外促成珊瑚群落的自然恢复,成为体现“中国方案”中绿色、可持续理念的生动案例。以“珊瑚奇迹”为叙事核心,创作绘本与文化产品,打造可持续文化品牌和IP。并积极践行“CITY”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故事的国际传播与民心相通,成功将技术输出转化为文化认同,以高质量、高目标导向讲好中国故事、中交故事,为全面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和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彰显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践行可持续发展、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责任与智慧。
《守护马尔代夫“果冻海”:中国工程师与珊瑚礁的绿色对话》
获奖单位:中国港湾、广航局
项目施工现场航拍图
由中国港湾承建、广航局参建的马尔代夫AYLA酒店疏浚回填及海岸防护项目,处于生态极其敏感、环保要求极为严格的珊瑚礁区域。为应对环保挑战,项目团队优化采砂路线、改造泥舱尾水排放装置、创新吹填尾水处理工艺,并构建“海空一体化”水质监测系统,实施“降噪减排”行动,形成了一套“低扰动取砂+无害化吹填”的新型环保工艺体系。该体系显著降低了燃油消耗和碳排放,满足马尔代夫严格环保标准,有效保护了周边珊瑚礁和海洋生物栖息环境。此外,项目团队还成功救援了附近失控砂船,挽救7人生命,荣获国际海事组织2025年度“海上特别勇敢奖”,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工程的优秀形象。
“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类”优秀案例
《以“碳排放算法”理清国际项目“碳账本”》
获奖单位:公规院
公规院获颁的卢森堡专利证书
公规院获颁的卢森堡专利证书
近年来,欧盟、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基建工程碳排放管理日益关注。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的碳排放计算通用方法与我国公路建设管理模式及数据基础不相适应,无法满足我国企业在国际项目中履行碳排放量化管理要求。为此,中交公规院自主研发了“一种基于建设工序的公路工程建设期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并于2025年4月获得卢森堡政府经济部授权的发明专利,标志着该成果在气候变化研究最前沿的欧洲国家获得认可。目前该成果已在十余个海外公路工程中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了中交集团在碳排放管理领域的领先地位和话语权,助力集团公路建设业务在欧洲市场的合规化、本地化推进,有力为全球化战略布局提供绿色低碳转型支持。
来源:中国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