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太极反伤身?老拳师叮嘱:这个时辰开练,气血循环体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3 00:57 1

摘要:有些事啊,人一上了年纪,才慢慢琢磨明白。就说这太极拳,看上去慢悠悠的,动作也不复杂,谁都能学两下。可真练起来,不光得讲究劲力,还得讲究时候。练对了,身子骨能越练越轻快;练错了,不但没补上,反倒可能给身体添麻烦。

有些事啊,人一上了年纪,才慢慢琢磨明白。就说这太极拳,看上去慢悠悠的,动作也不复杂,谁都能学两下。可真练起来,不光得讲究劲力,还得讲究时候。练对了,身子骨能越练越轻快;练错了,不但没补上,反倒可能给身体添麻烦。

这可不是吓唬人,是真有讲头。最近几年,医院里接诊的老年人里,清晨练太极后觉得头晕、胸闷、腿发软的,不在少数。有个老中医说得明白:“练功不看时辰,等于空练。”听起来像是老话,但细想还真有点意思。

现在大家日子好了,退休了,想着早起锻炼,图个健康。可是清晨五六点钟,天刚亮,很多人就出门去了,穿着薄外套,站在公园里一动不动地扎马步打套路。

其实这个时候,人体的血压还没完全稳定,血管也正处于收缩状态。年纪大了,血管弹性差,气温又低,血流速度慢,突然一动起来,容易导致心脑供血不足。

简单说,早上太早练太极,就像在还没热锅的时候就往锅里倒鸡蛋,鸡蛋也熟不了,还容易粘锅。人也一样,身体还没“热”,你就强行启动,风险比好处大。

有些人觉得太极是“静”的运动,不像跑步那么剧烈,怎么会出问题?

其实太极虽然慢,但它要求动作连贯、呼吸配合、站桩稳当,这种内外兼修的方式,对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年轻人练,身体反应快,调整得过来;老年人练,稍不注意,就容易气短心慌,甚至跌倒。

那到底啥时候练太极合适?老拳师常说一句话:“辰时动,阳气生。”什么意思呢?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这时候太阳升高了,气温回暖,人体的各项功能也开始逐渐活跃起来。

心跳稳了,血压平衡了,肌肉也不那么僵了,这时候出去活动,反而事半功倍。

有人问:“那我早上六点醒了怎么办?等到七点不就浪费时间了?”其实也不必躺着干等,你可以在屋里缓缓地走走,做点伸展动作,喝杯温水,吃些易消化的早餐。等身体“醒”过来了,再出去练,效果反而更好。

除了时间点,练太极还有些细节也得注意。比如穿衣服,别贪凉,哪怕夏天清晨也别穿得太单薄。特别是老年人,肩膀、腰部、膝盖这些部位得保暖。练功之前,可以先转转脖子、活动下手腕脚踝,别一上来就扎马步,那样容易拉伤。

还有练完之后别立刻坐下或者吹风。很多人一套拳打完,觉得热了,就在树下乘凉,甚至脱了衣服。这种做法,很容易让体内热气从毛孔散出去,寒气却趁虚而入,轻则感冒,重的可能引起关节炎发作

太极虽然好,但也不是万能的。它适合调养和恢复,不太适合做“猛药”。有些人身体已经有明显不适,比如严重的心脏问题、骨质疏松、平衡功能差,就不适合自己瞎练,最好先找医生评估一下,看看适不适合练、怎么练。

其实说到底,太极就像一把钥匙,用得对,可以打开健康的大门;用得不对,反而会卡住门锁。身体是本账本,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得有数。不是说不能练,而是要练得合适。

再说一个很多人容易忽略的点,那就是环境。有些人喜欢在冬天的清晨去山上练太极,说是“吸天地之气”。

可冬天的早晨,空气湿冷,尤其是山里,氧气稀薄,这种环境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压力,其实比城市里高得多。年纪大了,本就有点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一吸冷气就咳嗽,长期下去,反倒加重病情。

还有些人喜欢边打太极边听广播,甚至戴着耳机听音乐。其实这样做会分散注意力,特别是年纪大的人,本来身体协调性就差,一分神,动作就容易走样,轻则练不出效果,重则摔倒扭伤。

打太极,讲究的是“心静如水”,得专心致志,才能做到“以静制动”。

你可能也听说过,有些人因为练太极改善了高血压、睡眠不好、胃口差这些毛病。这些是真的,确实有研究证实,规律练太极的人,在控制血压、提升免疫力、改善平衡能力方面有明显好处。

比如《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曾有研究指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周练太极三次,每次30分钟,连续三个月后,心率变异性、睡眠质量、血压指标都有所改善。

但也得提醒一句:这些好处是建立在“坚持”和“科学练习”的基础上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随便跟着视频学几下,是达不到效果的。太极不是短跑,是马拉松,得慢慢来,细细练。

另外练太极也不是越久越好。有些人一练就是两个小时,回家还觉得累,其实这就超过身体负荷了。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练30到45分钟就差不多了,中间如果累了可以停下来歇一会儿。身体发出信号了,你就得听,不听就容易出事。

练到什么程度算“练得好”?不是你动作做得多标准,而是练完之后,整个人气顺了、心静了、晚上睡得香、吃饭有味,走路也轻快了,这才叫效果。如果练完老觉得累、头晕、腿软,那就是练错了。

说到底,太极是门慢功夫,讲究的是“养”。它不是用来比谁快、谁猛,而是让你在日常生活里,慢慢把身体调整过来,把气血调顺,把心态放平。练得好,人就像那老树新芽,表面不动声色,内里却春意盎然。

如果你身边有长辈在练太极,不妨提醒一句,别太早出门,七点之后再去也不迟。穿暖点,别贪风凉。动作别求快,呼吸别憋住。练得舒服,才是正道。太极的好处,不在于你练了多少年,而在于你有没有练对。

参考文献:
[1]凌雅韵,陈建国,李志宏.太极拳对老年人心率变异性和血压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3):326-330.
[2]王立军,周立群.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3,38(7):823-828.
[3]张红霞,李文.太极拳对老年人免疫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4,43(4):452-45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全科医师老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