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从11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内蒙古累计投入23.57亿元,内蒙古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515平方公里、
记者从11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内蒙古累计投入23.57亿元,内蒙古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515平方公里、减幅3.8%,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326平方公里、减幅2.1%,实现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水土保持率达到58.29%。
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十大孔兑黑赖沟畔的天空地一体监测中心。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扛起黄河流域水生态治理和保护重大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目标定位,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建构河流伦理,悉心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取得了积极成效。
内蒙古制定了大黑河、乌梁素海、岱海和哈素海等流域重要河湖的生态流量(水量、水位)保障方案,按季度印发断面监测情况通报,对存在风险的河湖断面及时预警指导,重点监测断面生态流量(水量、水位)目标全部达标。
乌梁素海自2019年开展综合治理以来,累计补水35.18亿立方米;岱海自2022年应急生态补水工程通水以来,累计补水6316万立方米,为湖泊水面维持在合理区间、水质逐步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荒漠化防治离不开水资源支撑,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按照“以水定绿”原则,通过优化行业用水结构、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增加生态水指标等多种措施,尽可能增加“三北工程”水资源供给。2024-2025调度年为黄河流域解决1.5亿黄河水指标用于生态建设,尽最大努力提供有效水资源支撑。聚焦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大力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助力“三北”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小流域提质增效、坡耕地治理、新建淤地坝和拦沙坝等工程。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累计清理“四乱”问题4811个;完成黄河滩区近1180亩严重阻碍行洪和影响河势稳定林木清理整治工作,有序将黄河滩区内永久基本农田调出,累计完成黄河滩区1687户、4213人迁建。聚焦流域内黄河等重点河流,内蒙古扎实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回头看暨“清槽行动”,从严落实禁种管控要求,基本实现黄河滩区38.89万亩高秆作物禁限种目标,清理整治主河槽区内阻水片林、围堤、阻水路桥等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172个。黄河保护法施行以来,内蒙古黄河流域各级水行政执法部门累计开展执法巡查16.7万公里,现场制止违法行为754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26件,有力震慑涉河违法行为,有效维护流域水事秩序。
内蒙古还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保护和管理条例》,印发盟市、旗县、管理单元三级地下水水位水量管控指标,强化计量监测和评估管控。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推动地方采取高效节水灌溉、水源置换、调整种植结构、退减灌溉面积、深度节水控水等措施压采地下水量。
根据监测数据,内蒙古黄河流域各盟市地下水水位已连续7个月未超基准值,2025年第三季度,黄河流域各超采区地下水水位同比均呈稳定或上升态势。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张慧玲
编校:萨其拉图
二审:李永桃
三审:胡芳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