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供应链ESG行动报告(2025)》中,中智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入围“供应链ESG先锋50”榜单,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唯一上榜的央企代表。
从碳减排目标获得国际认证,到促进超300万人次就业,这家人力资源行业的“国家队”正用ESG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昨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供应链ESG行动报告(2025)》中,中智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入围“供应链ESG先锋50”榜单,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唯一上榜的央企代表。
就在不久前,中智股份的CDP气候变化评级从B-提升至B级,其科学碳目标更获得国际认证。这家平时低调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凭什么在ESG领域屡获认可?据估测,中智品牌价值已超过110亿元,它做对了什么?
01 国际认可:中智股份的ESG成绩单亮眼
2025年以来,中智股份在ESG领域频频发力。今年5月,中智股份制定的近期碳目标正式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认证,成为国内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少数通过该审核的企业之一。
中智股份已明确承诺,以2023年为基准年,到2030年将公司自身的范围一和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2%,范围三排放量减少25%。
这一承诺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行动。2024年数据显示,中智股份的单位产值能耗仅为0.0022兆瓦时/万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国际供应链ESG评级中,中智股份同样表现不俗——在EcoVadis中获得铜牌认证,跻身全球前33%。CDP气候变化评级提升至B级,显示了其在环境治理上的实际行动获得了国际认可。
02 社会责任:人力资源企业的就业担当
作为中央企业,中智股份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24年,中智股份承办政府类招聘活动400余场,为3万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帮助超300万人次实现就业与择业。
中智股份持续推进“助残就业·拉手圆梦”行动及“千校万岗”就业工程。早在2023年,其“助残就业”专项活动就吸引了71家央企发布542个残疾人职位,招聘人数达1038人。
在乡村振兴方面,中智股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云南楚雄。他们组织捐书4300余本,开展远程教师培训,甚至邀请上海三甲医院专家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云端培训。
中智白领青年志愿者总队注册志愿者已达2万多人,发展了200多支企业支队,形成了多个特色公益项目。
03 治理创新:央企的ESG实践路径
中智股份的ESG实践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建立在坚实的治理基础之上。公司形成了“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专责部门执行”的责任链条,设立了ESG专项工作组。
在组织保障方面,中智股份强化跨部门协同,整合了战略投资、法务合规、科技信息化等职能。公司通过了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和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构建了“三道防线”合规体系。
这些治理措施确保了ESG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中智股份连续获评“最具贡献力法务—合规团队”,为树立国资体系的治理标杆贡献了“中智智慧”。
04 数字赋能:科技助力ESG落地
在人工智能大热的当下,中智股份积极推动数字化ESG体系建设,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碳排放监控、供应链评估与风险分析能力。
通过“智灵通2.0”“中智e家”等数字化系统,中智股份已实现线上合同签署与业务流程自动化,大幅降低纸张、油墨及能源消耗。
数字化手段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也为中智股份的ESG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自建碳数据底库与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追踪与可视化管理。
同时,中智股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招聘与人才配置,构建了覆盖750万人才库的数字就业生态。
05 经验启示:中智模式的可取之处
中智股份的ESG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公司相关负责人总结了四项关键经验:顶层设计先行、数字赋能支撑、行业特色融合、开放传播共赢。
“实践证明,唯有让ESG融入企业文化与经营实践,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三重共赢。”中智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未来,中智股份希望在政策支持、标准建设与社会协同三方面获得更多助力。公司期待国家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ESG评价体系,为企业提供更明确的指标指引。
同时,中智股份也将持续优化员工保险、绿色办公与供应链责任体系,共同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如今的中智股份,已然将ESG从加分项变成了必答题。随着“供应链ESG先锋50”榜单的发布,中智股份的经验正获得更广泛关注。央企的ESG实践之路,中智股份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样本。
来源:渔圈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