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暗杀引爆叙利亚,经济崩溃欠2000亿外债,沙拉政府路在何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4:28 1

摘要:现任领导人沙拉在层层安保保护下遭遇袭击,侥幸脱险,前流亡政府阿萨德派系的一名高级顾问,却在爆炸中不幸身亡。

2025年下半年的叙利亚,平静被两起暗杀事件彻底打碎。

现任领导人沙拉在层层安保保护下遭遇袭击,侥幸脱险,前流亡政府阿萨德派系的一名高级顾问,却在爆炸中不幸身亡。

这两件事看着没关联,实则把叙利亚的困境摆到了台面上,夹在美俄两大国之间,身边还有土耳其、伊朗这些有各自算盘的邻居,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家,日子是真不好过。

这两起暗杀绝不是简单的暴力事件,先说说针对沙拉的袭击,不少声音指向ISIS残余势力。

沙拉以前和这个极端组织还有些渊源,可掌权后就转了方向,跟土耳其、美国还有海湾国家走得近。

在极端组织眼里,这就是妥妥的“背叛”,报复自然随之而来。

沙拉遇袭后没闲着,立马加强了和美国的安保合作,甚至考虑让美军扩大在大马士革附近的空军基地。

另一边,阿萨德派系顾问被炸身亡的事儿更复杂。

有人觉得是沙拉想巩固自己的权力,也有人说这是外部势力在背后搅局。

俄罗斯对此表现出“严重关切”,顺势强化了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的防空部署。

很显然,大国都没放过这个机会。

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给叙利亚派来了500名军事顾问,俄罗斯也没含糊,给叙利亚政府军送来了新型防空系统。

本来就乱的局势,因为这两起暗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沙拉政府现在也挺难,到底是彻底倒向某一方,还是继续在各方之间找平衡,怕是得尽快做决定。

叙利亚的麻烦可不止政治上的,经济上的烂摊子更让人头疼。

14年的战乱加上各种制裁,整个国家的经济早就濒临崩溃。

“凯撒法案”实施后,叙利亚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十个老百姓里差不多九个都过着贫困日子,基本的公共服务早就停摆了。

叙利亚的货币贬值得吓人,比战前跌了100多倍,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基础设施也遭了大殃,现在的电力供应还不到战前的一半,七成的医疗系统被毁掉,孩子们上学的学校也大多成了危房。

更让人揪心的是,战乱让超过500万人逃到国外当难民,国内还有1300多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德国近期说要遣返130万叙利亚难民可叙利亚连基本的就业岗位都没法提供,这些人回去了又能怎么办?

要重建这一切,更是难如登天。

世界银行算过一笔账,至少需要2000亿美元。

这个天文数字,远远超出了叙利亚现在的承受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沙拉政府才急于找到“金主”,而美国及其海湾盟友,就成了他们重点争取的对象。

如此看来,沙拉政府的“多方下注”策略,也是被逼出来的。

一边向美国示好,承诺要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还向美国企业开放重建项目,说白了就是想用经济利益换政治支持。

另一边,也没敢得罪俄罗斯,沙拉定期去莫斯科访问,向普京保证俄罗斯在叙利亚的特殊利益不会受影响。

毕竟,俄罗斯的军事保护,对制衡美国的压力很重要。

土耳其在这其中的角色也很关键,土耳其本身有全球大部分的硼矿储量,这种资源在高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领域很重要,美国正好急需。

有了这个筹码,土耳其在美俄之间游刃有余,一边向美国靠拢,一边还和俄罗斯保持着军火贸易和能源合作。

也正因为这样,特朗普政府对土耳其多有迁就,默许它深度介入叙利亚事务。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坚持不干涉内政,主张通过政治方式解决问题。

叙利亚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一带一路”倡议和它的战后重建需求,有着天然的契合点。

叙利亚驻华大使也说过,叙利亚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带一路”的一部分。

不过中国也没急于大规模投入,而是选择等待局势明朗,同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间接参与重建规划。

现在的叙利亚,就像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艰难求生的棋子。

美国想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利益,俄罗斯坚守着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的底线,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想通过经济援助扩大影响力,土耳其则靠着自身优势左右逢源。

对叙利亚老百姓来说,谁掌权、谁博弈其实都不重要,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安稳的日子,是重建家园、回归正常生活的机会。

希望国际社会能多些务实的帮助,少些势力的角逐,让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能早日走上和平重建的道路。

毕竟,再复杂的博弈,也不该以普通民众的苦难为代价。

来源:史观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