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同辽金元博物馆“溢彩·生活厅”的展柜间,时光仿佛凝结成具象的纹路。那些从辽金元熔炉中淬炼而出的器物,并非沉默的古董,而是承载着文明碰撞基因的“活化石”。绿釉鸡冠壶以陶瓷之身复刻游牧皮囊的记忆,摩羯纹铜镜让印度神鱼游弋于中原云纹之间,铁铸十二生肖用憨态打破民
在大同辽金元博物馆“溢彩·生活厅”的展柜间,时光仿佛凝结成具象的纹路。那些从辽金元熔炉中淬炼而出的器物,并非沉默的古董,而是承载着文明碰撞基因的“活化石”。绿釉鸡冠壶以陶瓷之身复刻游牧皮囊的记忆,摩羯纹铜镜让印度神鱼游弋于中原云纹之间,铁铸十二生肖用憨态打破民族审美壁垒,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跨界融合、生生不息”的造物传奇,揭开十二重融合密码中“器物重生”的神秘面纱。
绿釉鸡冠壶静静伫立在展厅中央,釉色如草原初春的新绿,温润中透着灵动。它的器型乍看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皮囊容器——扁圆的壶身、收窄的壶颈,一侧清晰可见模仿皮囊系带的环状装饰,仿佛还留存着马背上颠簸的余温。但触摸其细腻的陶瓷肌理,凝视那均匀流淌的绿釉,又分明感受到中原农耕文明对器物审美与工艺的极致追求。这种“以陶仿皮”的跨界设计,藏着辽代文明交融的深层智慧。
辽王朝由契丹游牧民族建立,早期生活与马背上的迁徙密不可分,皮囊容器因轻便耐磨成为生活必备。当契丹人南下与中原文明相遇,陶瓷这一更为精细的工艺让他们眼前一亮。工匠们没有简单抛弃传统,而是将游牧民族的生活记忆注入陶瓷创作——保留皮囊的实用器型,是对民族根脉的坚守;采用中原的绿釉陶瓷工艺,是对先进文明的接纳。绿釉的选择更是点睛之笔,那种温润的色泽暗合中原文化对“玉”的崇尚,让这件器物既有马背上的剽悍气息,又含案头陈设的雅致韵味,成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材质、器型、审美上的完美跨界结晶。
在鸡冠壶旁,一面摩羯纹铜镜散发着青铜的幽光。镜面虽历经千年氧化,依然能映照出纹饰的精妙——中心是一条灵动的摩羯鱼,身形矫健,鳞片细密,带着印度神话的神秘色彩;环绕其周的是中原传统云纹,线条舒展如流水,将摩羯鱼温柔包裹。两种截然不同的纹饰在青铜镜上和谐共生,仿佛一场跨越地域的文明对话,记录着文化传播与融合的奇妙轨迹。
摩羯本是印度神话中的神鱼,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后,逐渐与本土文化碰撞融合。辽金元时期,大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成为多元文化交汇的“熔炉”。工匠们将印度摩羯的异域特质、中原云纹的飘逸灵动与草原民族的奔放气质融为一体,让铜镜纹饰既有宗教的庄严,又有自然的生机。青铜表面的每一道刻痕都经过精心雕琢,深浅不一的纹路里,藏着工匠对不同文明的理解与诠释。这面铜镜不仅是照容的器具,更是文明交融的“记录仪”,见证着异域文化如何在中原土地上生根发芽,与本土文化共生共荣。
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那组铁铸十二生肖。不同于中原常见的威严庄重,女真工匠塑造的生肖形象个个憨态可掬——老鼠尖嘴微扬,仿佛在偷瞄趣事;老牛双眼圆睁,却透着温顺;老虎额头“王”字清晰,身形却圆润可爱,少了凶猛多了俏皮……十二尊铁像线条简洁却神态各异,将严肃的生肖符号赋予生活化趣味,彻底打破了民族间的审美壁垒。
这组铁铸生肖的诞生,是当时手工业融合创新的缩影。辽金元时期,北方各民族工匠往来频繁,女真铁匠在学习中原铸造技艺的基础上,融入本民族朴素自然的审美趣味。他们摒弃了中原生肖形象中过于浓重的仪式感,转而追求贴近生活的憨态之美,让生肖形象从庙堂走向民间。铁器材质的选择也颇具深意——铁在当时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和军事原料,用铁铸造生肖,既体现了手工业的实用价值,又暗含对生活的美好期许。这些铁铸生肖以幽默诙谐的姿态,诉说着民族文化相互理解、彼此接纳的过程,成为手工业跨界创新的生动注脚。
“溢彩·生活厅”的每一件文物,都是熔炉里的器物重生,都是文明跨界的生动注脚。绿釉鸡冠壶的“陶皮共生”,是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碰撞;摩羯纹铜镜的“神鱼游云”,是地域文化与宗教信仰的交织;铁铸十二生肖的“憨态破界”,是民族审美与手工业技艺的创新。这些器物在辽金元的熔炉中,褪去了单一文明的痕迹,被赋予多元融合的灵魂,成为那个时代文化繁荣的缩影。大同作为辽金元时期的重要都城,见证了无数这样的跨界时刻。这里既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转站。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碰撞、磨合、融合,最终沉淀为器物上的一道道纹路、一种种器型、一抹抹色彩。如今,这些文物在博物馆的展柜中静静陈列,它们不仅是古寺的珍藏,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见证。站在“溢彩·生活厅”中,仿佛能听见千年之前熔炉沸腾的声响,看见工匠们挥汗如雨的身影。那些在烈火中重生的器物,承载着不同文明的记忆,传递着融合共生的智慧。它们告诉我们,文明的进步从来不是单一的线性发展,而是在碰撞中交流,在融合中创新。这十二重融合密码中的“器物重生”,不仅是手工业的跨界创造,更是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生生不息的生动诠释。而这些器物背后的故事,还在等待着我们继续去探索、去解读,去感受那个时代文明交融的无限魅力。
总监制: 韩生利
监 制: 时 珺
审 核: 张少华 王霄飞
责 编: 白晓霞
记 者: 王霄飞 韩 茜 康 永
编 辑: 吕建华
❈ 转载请标明来源
来源: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