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的谈话,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我们关系最后的一层伪装。佳佳反复追问的那个问题,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结婚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必要?”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光棍节。仿佛冥冥之中自有注定,要我在今天,把心里那团乱麻理出个头绪。
昨晚的谈话,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我们关系最后的一层伪装。佳佳反复追问的那个问题,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结婚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必要?”
她后来自己给出了答案,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最真实,也最不堪的念头:“对你来说,结婚可能就是生育一个孩子。”
她猜得真准。准到让我无处遁形。而在那一刻,我内心一个清晰而冰冷的声音告诉我:是时候分手了。
我的动机,并非出于愤怒或背叛,而是源于一种更深沉的绝望——我们之间,无法构建任何一种能同时安放我们两个灵魂的关系模式。
· 我们无法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因为我们都太独立,我恐惧那“男主外女主内”的责任枷锁与“人财两空”的风险。
· 我们也无法成为纯粹的现代伙伴,因为我们内心都住着一个渴望安全感却又不敢先付出的孩子,两个举着盾牌的人,永远无法拥抱。
· 我甚至理性地构想过一种“合作生育”的合伙人关系,但当她将我的欣赏视为“工具化”时,我明白,我所以为的“理性解决方案”,恰恰扼杀了感情中最珍贵的、非理性的部分。
所以,分手,成了唯一逻辑自洽的选择。它是对我们无法共筑“生命共同体”这一事实的最终确认。
然而,决心之下,是更深的无力与拉扯。
因为我悲哀地意识到,分手,或许只是从“两个人的困境”退回到“一个人的困境”。我害怕婚姻的束缚,又贪恋家庭的安稳;我觉得孩子无所谓,又担忧如果没有孩子,家庭根本就称不上家庭,只剩下两个人孤独的对望,好无聊的。这份内心的分裂与迷茫,并不会因为身边换了一个人而自动解决。
佳佳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所有关于亲密关系的恐惧与不信任。砸碎这面镜子很容易,但镜子里的魔障,依然盘踞在我心里。下一个“她”,依然会触发同样的问题。
此刻,我的内心没有撕心裂肺的痛苦,更像是一场大火烧尽后的现场,只剩下冰冷的灰烬,和一种无边无际的悲伤。为那段曾经炽热过的感情,为我们彼此付出的真心,也为这个看清一切后却无能为力的结局。
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我手握着一把名为“分手”的钥匙,能打开眼前的囚笼,却不知道门外,是否是另一座更大的迷宫。
光棍节的喧嚣是外面的。我的世界里,只有一种近乎凝滞的安静。或许,这个日子是在提醒我,在找到那个能让我义无反顾的“意义”之前,我需要先学会,与这个迷茫但真实的自己,和平共处。
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不为解决任何问题,只为记录下这份 “想游向岸边,却深知自己不会游泳”的、真实的拉扯。
来源:雨天故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