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五常市振兴村种好“一粒米” “蹚”出共富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5:23 1

摘要:11月7日,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的一块稻田里机声轰鸣,数十位村民正在给水稻脱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是个丰收年!水稻产量高、价格高,乡亲们的收入实实在在提高了。”振兴村党支部书记、“红扬”合作社理事长于殿红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他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乡

田间脱粒。

11月7日,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的一块稻田里机声轰鸣,数十位村民正在给水稻脱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是个丰收年!水稻产量高、价格高,乡亲们的收入实实在在提高了。”振兴村党支部书记、“红扬”合作社理事长于殿红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他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沿着这条道路把五常大米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带领大家共同奔富路。”

古法+科学

擦亮五常大米金字招牌

合作社的大院内外同样一派繁忙,拖拉机将一袋袋水稻从田间运到仓库,院子里堆满了小山似的稻谷。“合作社今年种植了13000亩水稻,比去年增加了3000亩,入社农户从最初的5户增加到187户。”于殿红介绍,水稻脱粒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将全力投入到加工、销售环节。

于殿红说:“今年的丰收,离不开古法种植的坚守和科学管理的赋能。”近年来,“红扬”合作社一直坚持古法种植水稻,从播种、插秧、除草再到收割,全过程都是人工操作。特别是插秧阶段,坚持秧苗大间距,这样通风好、光照均匀、病虫害少,从源头上保障了大米品质。

好技术遇上好年景,结出了丰收硕果。“今年风调雨顺,水稻穗大、籽粒饱满,再加上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水稻每亩单产提升了近百斤。目前,五优稻4号(俗称稻花香2号)的水稻价格每斤2.9元,同比高出0.2元,仅此一项,就为乡亲们带来可观收益。”于殿红说。

线上+线下

走上产销融合快车道

村民加入合作社,不仅种水稻能增收,长年在此务工的社员年收入也能达到5万元。水稻已成为当地乡亲增收的“金疙瘩”。

“红扬”合作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秋收结束后,于殿红去了一趟北京,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合作社40%的大米通过集团采购销售,稳定了销售“基本盘”。同时,线上平台销售和私人定制模式的引入,也为合作社的大米销售拓宽了渠道。

“从9月23日以来,合作社已经卖了500多吨大米,目前手里还有100多吨的订单,正在组织社员加紧生产。”于殿红说,“手里有订单,心里才有底气。”产销两旺的局面是五常大米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跨越的生动写照。

愿景+实干

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站在金灿灿的稻谷堆前,于殿红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农村发展描绘了新蓝图,近段时间,我一直在学习四种全会精神,为振兴村未来发展谋划新路径。未来五年,我们将结合振兴村实际,做好五常大米这篇大文章。”于殿红表示,将继续聚焦五常大米产业,以科技为引领,从源头上把控五常大米品质。同时,持续深化与大企业、大平台的合作,让“卖得好”成为常态,让乡亲们的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在于殿红描绘的振兴村发展新图景里,产业的繁荣最终要落实到乡亲们的生活改善和乡村的全面进步上。他说,在壮大大米产业的同时,还将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让乡亲们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让共同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伊飞帆哈尔滨日报记者康福柱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