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五进” 岐黄薪火润童心——我校研究生支教团9月中医药文化传播纪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5:05 1

摘要:2025年9月,在校团委指导下,北京中医药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在陕西省铜川市红旗街小学、七一路小学、青年路小学成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实践课程。从制作紫草膏、种植芦荟,到了解子午流注、体验耳穴贴压…

中医药文化“五进” 岐黄薪火润童心

我校研究生支教团9月中医药文化传播纪实

2025年9月,在校团委指导下,北京中医药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在陕西省铜川市红旗街小学、七一路小学、青年路小学成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实践课程。本月累计完成授课312课时,覆盖三校38个班级、8个社团,惠及学生1711名。活动通过丰富多元的体验形式,带领师生共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深厚智慧。

红旗街小学

夯实教学基础,筹划文化传承

程希淼、聂文勃、刘蕊三位成员立足教学岗位,结合个人专长,分别承担美术、足球、纸艺、篮球、劳动与科学等课程及社团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计划于10月成立中医药社团,系统讲授中医基础理论、常见中药认知、医药历史故事及养生常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观念。重阳节前夕,将组织“情暖重阳制香囊”主题活动,指导学生亲手制作中药香囊,传递孝亲敬老之情,弘扬中医药文化。

七一路小学

探秘耳穴经络,感知时间医学

赵山彤与成思锦在中医药社团中开展了耳穴与子午流注专题活动。通过讲解耳穴功能并动手制作耳穴模型,学生理解了耳部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子午流注教学中,借助时钟模型阐释气血循行规律,引导学生认识顺应自然作息的重要性,增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通过亲手制作耳穴模型,孩子们深入了解了耳朵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并学习了中医“耳为宗脉之所聚”的理论。活动现场,孩子们专注地粘贴穴位贴纸,兴奋地表示:“原来按耳朵还能治病,真是太神奇了!”

在子午流注环节,老师提问:“为什么早上要排便?为什么晚上要早睡?”然后用子午流注时钟为孩子们讲解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让大家明白顺应自然节律的重要性。孩子们亲手制作时钟模型,转动指针,寻找各个时间点各个器官的工作规律,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运行有了更清楚地了解。

青年路小学

实践药用种植,体验古方制作

延子彤和安家慧组织社团开展芦荟种植与紫草膏制作活动。学生全程参与选种、翻耕、定植等流程,观察植物生长,培养责任意识。在紫草膏制作中,学习辨识药材、掌握配伍原理及制作工艺,深入理解“君臣佐使”的组方思想,掌握实用技能。

从制作紫草膏、种植芦荟,到了解子午流注、体验耳穴贴压,志愿者们将中医药智慧与金秋时节、国庆中秋双节氛围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亲手实践中感悟“因时而养”的生命观念。每一味药材的调制,每一次穴位的探寻,不仅传递着“治未病”的千年智慧,更激发着少年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未来他们将持续打造更多寓教于乐的中医药文化课程,把文化自信的种子深植于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心田。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