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健康的人触摸这些被污染的物体,再用手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病毒就完成了传播。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自身出现呼吸道症状时,请科学佩戴口罩,遮住口鼻,不随意摘下。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发…
健康大理
秋冬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
流感(流行性感冒)不同于普通感冒
它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
更容易成为流感传播的“温床”
为了保障每一位师生的身体健康
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让我们携手筑起流感的“防火墙”
共同打造一个
健康、安全、快乐的学习环境
什么是流感?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其病毒主要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H1N1、H3N2 亚型)和乙型病毒是导致每年季节性流行的主要元凶,其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常达39-40℃)、咳嗽、喉咙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它比普通感冒起病更急,症状更重,还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对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大。
流感是如何
在校园里传播的?
飞沫传播
这是最主要的方式。当患者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会产生含有大量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被附近的同学或老师直接吸入呼吸道,从而造成感染。
接触传播
患者用手遮挡咳嗽或喷嚏后,手上会沾染病毒。随后,病毒会通过触摸教室门把手、课桌、电脑键盘、食堂餐具、图书、楼梯扶手等公共物品,留在这些物体表面。当健康的人触摸这些被污染的物体,再用手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病毒就完成了传播。
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与老师篇:个人防护是基石
接种流感疫苗
这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手段!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发生率,建议每年秋季在流感季来临前接种。
勤洗手,会洗手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洗手,至少20秒。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科学佩戴口罩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自身出现呼吸道症状时,请科学佩戴口罩,遮住口鼻,不随意摘下。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
遵守呼吸道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内侧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立刻丢进垃圾桶。
不摸脸,好习惯
避免用手随意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增强自身免疫力
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多喝温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学校与班级篇:构筑集体防护网
保持环境通风
教室、图书馆等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图源:AI生成
落实晨午(晚)检制度
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应及时通知家长并建议就医和居家休息。
做好清洁消毒
定期对门把手、讲台、课桌椅、楼梯扶手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图源:AI生成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流感防制知识,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流感,不恐慌、不松懈。
图源:AI生成
避免聚集性活动
在流感高发期,可根据情况减少或推迟大型室内集体活动。
家长篇:做好健康守门人
关注孩子健康
每天上学前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并让孩子居家休息。
主动报告
如孩子确诊流感,请务必及时告知班主任,以便学校采取相应措施。
营造健康家庭环境
保证孩子饮食营养、睡眠充足,并和孩子一起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
如果出现流感症状
怎么办?
不要带病上学/上班!应佩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图源:AI生成
居家隔离休息
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后48小时,方可返校。
注意休息与饮水
多休息,多喝水,清淡饮食。
预防流感是一场
需要全员参与的“校园健康保卫战”
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安全
多一份责任,就多一道屏障
让我们从接种疫苗、勤洗手
戴口罩这些小事做起
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让健康和活力充满每一个角落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