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刚和解,特朗普又开始吹牛:美国实力太强,中国“不敢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4:30 1

摘要:釜山会晤后,中美落实了一系列共识,取消或暂缓相关制裁,急于在外交上“得分”的特朗普,又开始了他的“赢学”炒作。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美关系很好,这得益于关税和他重建了军队,中国有很多导弹,美国也有很多,中国不想和美国发生冲突。很显然,特朗普还是那套从“实力

中美刚刚和解,特朗普又按捺不住开始吹牛,声称美国的实力太强,让中国“不敢招惹”。

釜山会晤后,中美落实了一系列共识,取消或暂缓相关制裁,急于在外交上“得分”的特朗普,又开始了他的“赢学”炒作。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美关系很好,这得益于关税和他重建了军队,中国有很多导弹,美国也有很多,中国不想和美国发生冲突。很显然,特朗普还是那套从“实力与地位出发”的说辞,不过他越是急于证明美国的强大,就越是能反映美国的虚弱。

“关税大棒”没打疼中国,倒砸了美国自己的脚

特朗普总说关税是“制胜法宝”,可事实是,这法宝没伤到中国的根基,反倒让美国商家和农民苦不堪言。2018年贸易战刚开始时,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清单一出来,中国这边确实有不少出口企业慌了阵脚,尤其是东南沿海做轻工产品的小厂,订单掉了不少。

但没等多久,这些企业就开始转路子:做美国市场的转攻东南亚、欧洲,做低端加工的升级设备搞研发,政府也跟着出台政策稳订单、保产能。短短几年下来,中国出口总额不仅没跌,2024年还创下了新高,对全球出口的贡献率反倒从12%升到了14%。

反观美国,关税带来的涨价潮直接落到了老百姓头上。以前超市里1美元的中国产袜子,加税后涨到1.5美元;家具店里的中国实木床,价格硬生生涨了三成。美国零售商协会做过统计,2023年一年,关税就让每个美国家庭多花了831美元。

更惨的是美国农民,中国以前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贸易战一来,我们转头从巴西、阿根廷进口,美国大豆库存堆成山,价格跌了近一半,不少农场主直接申请破产。特朗普政府不得不拿纳税人的钱补了近300亿美元农业补贴,可补来补去,还是没留住中国这个大市场。

最打脸的是,这次釜山会晤,美国主动提出取消对中国光伏产品、电动汽车的部分制裁。为啥?因为美国本土的光伏电站建设离不开中国的组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是绕不开中国的电池技术。

美国商务部自己都承认,要是继续制裁,美国的新能源转型至少要慢5年。这哪里是中国“不敢惹”,分明是美国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特朗普嘴里的“威慑”,说到底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幌子。

实力不是靠导弹数量吹的,产业根基才是底气

除了关税,特朗普还拿军队和导弹说事儿,仿佛导弹多就能高人一头。可现代国际竞争,早就不是比谁的武器更吓人,而是比谁的产业更扎实、科技更有韧性。这一点上,中国的“家底”比美国厚实得多。

就说制造业,这是国家经济的命根子。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24年突破了35万亿元,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近30%。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里,中国有400多种产量排世界第一,小到螺丝钉、打火机,大到轮船、高铁,我们都能造,而且能造得又好又便宜。

高端制造领域,中国的突破更是让美国坐不住。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打破了波音和空客的垄断;CR450动车组下线,速度和技术都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世界第一。美国特斯拉CEO马斯克都坦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比美国先进至少3年。

金融领域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特朗普总想着用美元霸权卡别人脖子,可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人民币结算。2025年9月,人民币全球交易份额涨到了8.5%,是所有货币里增幅最大的。

澳大利亚力拓集团跟中国宝武钢铁签铁矿石合同,直接用人民币结账,以前用美元要等3天到账,现在当天就能到,省下来的成本够添两台新机床。东南亚的橡胶厂、南美的铜矿,现在都主动提用人民币交易,因为不用担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

这些事实都说明,中国的实力不是靠吹出来的,是靠一个个工厂、一条条产业链、一次次技术突破堆起来的。特朗普拿导弹数量说事儿,本质上是避重就轻——他不敢提美国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不敢提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的核心地位,只能靠渲染“军事威慑”来给自己壮胆。

越喊“强大”越露怯,美国的焦虑藏不住

特朗普之所以天天把“美国强大”挂在嘴边,恰恰是因为美国的霸权地位正在动摇,这种焦虑感压不住。以前美国说一不二,想制裁谁就制裁谁,想搞技术封锁就能卡住别人脖子,可现在,中国的发展让这套玩法越来越不灵了。

最明显的就是技术封锁。美国为了拦着中国芯片产业发展,搞了个“芯片法案”,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和制造设备。可结果呢?中国企业埋头攻关,2024年自主研发的28纳米芯片量产,7纳米芯片也实现了突破,虽然跟最先进的技术还有差距,但至少不用完全被卡脖子。

华为手机以前被断供芯片,现在靠着国产供应链重新推出5G手机,上市当天就卖了100万台。美国的封锁,反而倒逼中国实现了技术自主,这恐怕是特朗普没料到的。

在全球治理上,美国的影响力也在下降。以前美国牵头搞个国际协议,盟友都跟着附和,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听中国的声音。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参与,中欧班列开了十几年,累计发送货物超过1000万标箱,帮着沿线国家建铁路、修港口,实实在在带动了当地经济。

金砖国家扩容后,覆盖了全球40%的人口和30%的GDP,还在规划发行自己的货币,就是不想再被美元牵着鼻子走。这些变化,都说明美国再也不能独霸全球了。

更让美国焦虑的是,中国的发展模式让很多国家看到了新的可能。以前大家都觉得只能跟着美国走才能富,现在发现中国靠搞实业、重视民生也能实现发展。中国的脱贫攻坚让8亿多人脱贫,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么大规模的减贫,这让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来取经。

中国在环保、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也带动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时,中国扛起了责任,推动协议继续执行。这种“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比美国的“霸权主义”更受欢迎。

说到底,特朗普的“赢学”炒作,不过是为了在选举前捞取政治资本的把戏。他越是喊“中国不敢惹”,越说明他心里清楚,美国已经没法再像以前那样压制中国了。

中美之间的实力对比,早就不是“谁怕谁”的问题,而是越来越趋向平衡。中国不想跟美国冲突,不是因为“不敢”,而是因为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动全球合作。

未来的中美关系,不是谁压倒谁,而是要在竞争中找到合作的平衡点。特朗普的吹牛听听就好,真要了解中美实力的真相,不如去看看中国工厂里轰鸣的机器,看看全球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看看越来越多国家选择跟中国合作的现实。这些事实,比任何“赢学”言论都更有说服力。

参考资料: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大国制造凸显硬核实力

一边说关系好,一边放狠话,美对华战略有变,特朗普个人利益

优先

特朗普这番涉华回答,让拱火的主持人都语塞了

来源:青史耀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