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支持吃瓜盟主?因为清朝文字狱已经突破了文明的底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09:39 1

摘要:最近,以“吃瓜盟主”为代表的一批网络历史主播,频频对清朝发起猛烈批判。有人嘲讽他们“反清复明”,有人指责他们“煽动民族仇恨”。但真正了解历史的人知道——他们不是在骂一个民族,而是在清算一个政权犯下的文明之罪。

最近,以“吃瓜盟主”为代表的一批网络历史主播,频频对清朝发起猛烈批判。有人嘲讽他们“反清复明”,有人指责他们“煽动民族仇恨”。但真正了解历史的人知道——
他们不是在骂一个民族,而是在清算一个政权犯下的文明之罪。

我们之所以坚定支持吃瓜盟主,正是因为:清朝的文字狱,早已不是简单的“统治严苛”,而是一场系统性、制度化、持续百年的文化清洗。其目的,就是要让一个民族忘记自己是谁——这是对华夏文明最深的背叛,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饶恕的罪行。

必须首先澄清一点:我们批判的是清朝这个政权及其文化灭绝政策,绝非针对今天的满族人民。

满族和汉族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五十六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交融共生,有合作也有摩擦,有融合也有冲突——家里人打打闹闹,本就是极其正常的事。今天的满族同胞,同样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与我们共享同一片山河、同一个未来。

但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分清:

罪在“满清统治集团”,不在“满族人民”;恶在“文化清洗政策”,不在“民族身份”。

把清朝的暴行归咎于整个民族,是历史虚无;但把清朝的罪责轻轻放过,说是“时代局限”,则是对文明的背叛。

很多人以为文字狱只是“皇帝小心眼”,抓几个写错字的文人。但真相远比这可怕:

庄廷鑨私修《明史》,仅因书中用南明年号,被灭门70余人,牵连上千;吕留良去世近50年,仍被乾隆下令剖棺戮尸,子孙为奴,著作焚毁;徐述夔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竟被曲解为“讥讽满人无文化”,死后遭戮尸抄家;乾隆借编《四库全书》之名,查缴禁毁书籍超3000种,大量涉及抗清、华夷之辨的文献被彻底抹除。

这不是偶然,而是国家主导的文化灭绝工程。清廷不仅要你臣服,还要你遗忘——忘掉岳飞的忠,忘掉文天祥的节,忘掉“华夷之辨”的道义,甚至忘掉“明朝”这两个字曾代表过什么。

古代社会,民族冲突、政权更迭、甚至屠城掠地,在历史局限下或可理解。
文化清洗不同

一个民族可以战败,可以被统治,但只要它的语言还在、史书还在、精神还在,它就还有重生的可能。
可一旦连记忆都被焚毁,连祖先都被污名,连“气节”都被定为罪名——这个民族,就真的“死了”。

清朝干的,正是这件事。
它用文字狱制造恐怖,用书籍审查篡改历史,用株连酷刑震慑士人。最终结果?
整个知识阶层噤若寒蝉,“万马齐喑究可哀”——中国错过了思想启蒙最关键的百年。

总有人说:“清朝也有功劳啊,疆域大、人口多、康乾盛世……”

但我们必须说:一个政权若犯下突破文明底线的罪行,就不配谈什么“功过相抵”!

试想:
如果纳粹建了高速公路,就能抵消焚书坑犹吗?
如果殖民者修了铁路,就能原谅他们灭绝原住民语言吗?

不能!


因为人类文明有一条铁律:你可以征服土地,但不能焚毁灵魂;你可以更换王朝,但不能抹杀记忆。

清朝,恰恰越过了这条红线。
所以,我们拒绝那种“既要批评文字狱,也要肯定统一功绩”的圣母式调和。
触碰文明底线者,不配被“客观”对待!

今天,我们回望那段历史,必须做出明确切割:

满清政权所实施的文化清洗,是反文明、反人性、反历史的暴行,理应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归于魔鬼;
而满族同胞,始终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是我们共同家园的建设者。

正因为我们珍视民族团结,才更要厘清历史是非;
正因为我们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才更要警惕任何试图美化压迫、粉饰清洗的言论。

我们支持吃瓜盟主,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守护未来。
因为只有铭记:文化若可被随意抹除,则无人真正安全;历史若可被任意篡改,则悲剧必将重演。

清朝的文字狱,是中国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正视它,批判它,拒绝美化它——
这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对后代最大的负责。

文明不容亵渎,底线不容退让。
我们支持吃瓜盟主,因为我们不愿做没有记忆的民族。
我们热爱满族同胞,因为我们同是华夏儿女。

来源:爱你爱到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