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插秧互助的邻里温情到各族村民共庆佳节的团圆时刻,从特色农品的直播带货到跨越山海的民间交流,这位2025年延边州第三批“正能量网络名人”、第四届“云上延边”推介官以真实鲜活的短视频内容,在网络空间搭建起各民族…
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新兴村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返乡青年杨雪琴(网名“延边小杨一家”)用手机镜头记录着多民族共居的烟火日常。从插秧互助的邻里温情到各族村民共庆佳节的团圆时刻,从特色农品的直播带货到跨越山海的民间交流,这位2025年延边州第三批“正能量网络名人”、第四届“云上延边”推介官以真实鲜活的短视频内容,在网络空间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指尖传播中深植人心。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变革,为民族地区故事传播提供了新路径。2019年末,杨雪琴返乡开启自媒体创作,以“三农”内容为切入点,聚焦延边农村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生活场景。她的视频里,既有帮香港邻居种向日葵的互助画面,也有制作朝鲜族石锅拌饭、腌辣白菜的非遗美食传承,更有腊八节蹭饭、联合置办年货的跨民族团圆场景。这些源于日常的朴素片段,累计收获超千万次播放量,让50多万粉丝通过屏幕读懂延边的民族风情,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底色。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份扎根延边的感恩之心,转化为带动各族群众共富的实际行动。2000年初,杨雪琴一家从安徽迁至汪清县新兴村,在粮库倒闭、生活困顿之际,得到全村各族村民的无私帮扶——镇里送来救济物资,村民们凑齐兄妹俩的学费。自媒体走红后,她始终坚守初心,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村民的大米、蘑菇等农品,将滞销黄豆加工成小包装网售,让村民每斤多赚1元多;更创新订单生产模式,构建稳定的购销链条,让各族村民在电商浪潮中共享发展红利。
线上的情感共鸣,最终转化为线下的交往交融实践。2023年5月,香港退休总警司曾财安被视频中淳朴的民风吸引,跨越山海到访新兴村,与村民在大院里烧烤,结下深厚情谊,随后在村里置业定居。2025年,杨雪琴受邀赴港做客。杨雪琴举办婚礼时,曾财安不仅远道而来为她证婚,更带领30余名香港警察历史学会会友探访延边——参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考察图们、珲春等地的文旅资源,用自制画册向香港同胞推介延边魅力。此外,山东、河北等地的网友也纷纷慕名而来,在品鉴美食、共话风土中增进民族情谊,让自媒体平台成为连接内地与香港、城市与乡村的文化纽带。
如今,“延边小杨一家”的镜头下,不仅有延边的绿水青山与特色文化,更有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生动实践。千万次播放量的背后,是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网络空间的深度传播。这场始于指尖的传播实践,正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云端绽放,让同心筑梦的力量在交流中凝聚。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