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东女队以秒微弱优势夺冠时解说员说杨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01:03 1

摘要:观众席上有人站起来鼓掌,有人只是低着头看手机,她冲过终点那几秒,现场有点安静。等结果出来,山东队只领先0。1秒。我估计大部分人没想到会这么惊险,大家都站得远远的,也没人喊加油。

杨浚瑄在山东女队4×100m接力中冲刺夺冠,因表情被解说员说“凶狠”,惹网友争议。

观众席上有人站起来鼓掌,有人只是低着头看手机,她冲过终点那几秒,现场有点安静。等结果出来,山东队只领先0。1秒。我估计大部分人没想到会这么惊险,大家都站得远远的,也没人喊加油。

镜头切出来时,杨浚瑄靠在泳池边喘气,头发贴在脸上,眼睛都是水。解说员声音很低,说“她露出了凶狠的表情”。我有点愣了,其实她眼神都是散的,哪有多凶?

0。1秒的优势,根本不是赢得稳的意思。你试试在比赛场上坚持到最后一米。有几个人能不闭气?杨浚瑄,估计是憋到极限了。谁会故意搞一个凶狠的脸?谁愿意一直让镜头拍累到变形的样子?也许,解说只看到了表象。

如果是我,可能真没力气笑,连眼泪都冒出来。我考虑是不是全场都把那“凶狠”当真的。旁边队员后来合影,说她其实腿都在抖。不是说大家都要干嘛,比赛就不是演讲,她不需要表演表情。

有网友说解说员夸张了,也有人没觉得错。其实,观众习惯用胜利者的瞬间来解读所有细节,有时误解很常见。现场不少人和我一样迷惑,为什么不是“拼尽全力”只有“凶狠”两个字?

莫非非要把一个运动员累到极限的脸解读成什么攻击感,难道全都是镜头需要吗?反过来想,这是不是也说明观众对情绪的关注比比赛细节多?是不是每个胜利姿态都被简化掉了?说杨浚瑄累,是不是就不够霸气?

我虽然觉得不公平,但后来回看视频,她的确有点咬紧牙,眉头也皱起来。可谁都能在最后冲刺时很淡定吗?不一定。有人觉得解说在找角度,可能也没错。从专业角度,有的运动员确实喜欢用冷静的表情。杨浚瑄当天,不是那个风格。山东队队医透露,她冲过终点后心跳在180左右,这种状态下你还能控制自己的脸吗?多半是不行的吧。

但如果换成跳水、体操,是不是就会被赞是“专注”?怎么形容也没那么重要。有人说这只是解说员习惯用的词。是不是该纠结?还是杨浚瑄这次真的被冤枉。其实我也说不透,现场不少观众也都在摇头。有主播很快就在直播里改了说法,说那就是累——不凶。

山东队教练后来接受采访,说杨浚瑄那天状态一般,赢了真是惊险。队员们朋友圈晒图,说她“脸色白得不行”。哪有那么多表情可分析?还不是比体能。记者统计决赛用时,山东队比预赛慢了0。02秒,其实也蛮合理。

我倒觉得,说不定下次解说员也不会这么抓一个表情细节。但观众能不能试着判别那里面的复杂?或者有谁能真的分清“累”和“凶”?难道没有更好的词吗?

情感都是瞬间爆发的,脸上的每一秒都很真实。运动场上的胜利,有多少是被镜头放大的呢?大家都在讨论“表情”这个点,是不是有点浪费力气了。

说到底,赢就是赢,累就是累,大家怎么看?我反正还挺想问一句,你会把运动员的表情想成什么?

来源:aaa体育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