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应对气候变化全新思路,COP30“中国角”发布两份重磅报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1:23 1

摘要:会上,中国代表团带来的两份报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以英文版的形式正式发布,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上的全新思路。《中…

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首场主题边会“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在巴西贝伦召开。

会上,中国代表团带来的两份报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以英文版的形式正式发布,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上的全新思路。

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哲学

在《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报告中,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凭借“绿水青山”致富的故事跃然纸上。

依托竹林碳汇改革,安吉建成了全球第一座毛竹林碳通量系统,首个竹林经营碳汇CCER项目也在此落地。这一项目带动了安吉167个行政村、5.1万户农户和18万名林农取得长久性收益。这是“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典型案例,也是“绿水青山”转化为“绿色碳库”的成功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打破了两者对立的传统思想,道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本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军在边会上介绍,20年来,中国各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形成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模式。

积极减缓气候变化、稳步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同样被视为可持续发展“新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围,还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建设,中国正在探索推进碳汇等碳排放权益市场交易,从应对气候变化角度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7.28亿吨,成交额498.30亿元,其中2024年全年成交额180.44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9月底,对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累计成交量为318.71万吨,成交额为2.67亿元。

展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大工程

本世纪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中国是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持续筑牢固碳增汇根基。

记者了解到,2024年,中国完成国土绿化任务786.5万公顷,森林与草原碳汇实现大幅提升。同时,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共同增强了林草湿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碳汇能力。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显示,自2012年11月以来,中国累计实施湿地保护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超过100万公顷,使全国湿地面积稳定在5635万公顷以上。

“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了62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公里、滨海湿地约3.1万公顷。中国红树林面积也已增至3.03万公顷,成为全球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从森林延绵、荒漠退却,到湿地复苏、生态改善,中国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大工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重要力量。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