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泰州的国道、快速路、高架、隧道入口等电子屏标语集体“上新”,全部换上了“苏超冠军城,泰州欢迎您”“苏超黑马,冠军泰州”等字样。还有不少泰州市民发现,印刷有此类标语的固定性路牌也已陆续上线。除此之外,部分省道、江阴大桥等也挂上了“欢迎进入冠军城市泰州靖江
苏超落幕近两周,夺冠的泰州仍然很“上头”。
这两天,泰州的国道、快速路、高架、隧道入口等电子屏标语集体“上新”,全部换上了“苏超冠军城,泰州欢迎您”“苏超黑马,冠军泰州”等字样。还有不少泰州市民发现,印刷有此类标语的固定性路牌也已陆续上线。除此之外,部分省道、江阴大桥等也挂上了“欢迎进入冠军城市泰州靖江”等标语。
一位路牌安装师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多支小队都在忙着安装新的冠军路牌,作为泰州本地人,他觉得趁着苏超夺冠就是应该多多宣传,“以前不少人以为我们是山东的”。不过,也有眼尖的网友“挑刺”,“地方政府可以在高速公路上随意设立路牌吗?”
为此,记者咨询了多位业内人士。有法律界相关专家认为:“设立用于宣传的道路路牌属于法律上较为模糊的‘灰色地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5条,“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并保持清晰、醒目、准确、完好”。与此同时,强制性国家标准GB 5768.2‑202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也明确了交通标志的功能定位与设置要求。
因此,若某些“宣传路牌”并非用于指示、警示或引导交通,而是用于城市形象宣传或庆祝用途,则其设置可能偏离上述标志的功能定位,进而存在违反相关法规的风险。不过,相关法律法规也给相关主管部门变通审批的权限,且“宣传路牌”本身依旧也有地名指引功能。
交通咨询顾问王园园分析说,从交通工程专业角度来看,泰州的做法有一些不合理之处。比如这些新增的宣传内容并不是道路交通标志,但在背景和字体颜色、形状、布局上与正常交通标志非常相似,并且设置道路空间范围内,影响了道路交通设施的统一性,加上宣传文字内容有一定信息量,会分散驾驶员在车辆驾驶过程中的注意力,加重驾驶员的信息负荷,增加安全风险。
另外,王园园还注意到部分宣传内容设置在一些既有的标志板背面。他提醒这在道路标志、标线的相关国家标准里是不允许的。GB 5768.2-202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中明确规定:标志板背面不应用作宣传、广告,应为灰色、黑色或金属原色并避免眩光;标志安装时,可在标志板背面或立柱上粘贴标志管理的相关信息,背面粘贴的信息不应有彩色或反光,可与标志板背面颜色相同,如果是文字,字高应小到不被驾驶人看到。
王园园建议,应在城市道路空间范围外进行相应的宣传,比如地标、公园或城市门户区域,同时,应避免在道路空间范围内或周边使用与交通标志、信号在颜色和形状等方面接近的方案,防止给驾驶员造成误解。
足球冠军的城市庆典,无可厚非。作为今年的现象级赛事,苏超的影响力和溢出效应有目共睹。泰州是初代苏超冠军,其含金量相当可观。相比此前的低调,此番大肆庆祝,其实是想借“冠军”之名,打响城市知名度,激活城市活力,进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从而助力招商引资、人才招引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工作。
但是,除了“立路牌”,还能不能做更多?或者说,同样是路牌,如何将其做得更高效、更有影响力?
在这方面,不妨看看大洋彼岸的他山之石。例如,英超联赛当年著名的“莱斯特城奇迹”。2015-2016赛季,前一个赛季还深陷保级泥潭的莱斯特城爆出惊天冷门,力压一众豪强豪门夺得英超冠军。赛场之外,“莱斯特城奇迹”也给这座仅有30万左右人口的老工业城市带来巨变。
当时,莱斯特城夺冠堪称莱斯特市的“全民节日”。在夺冠后的胜利游行中,大约有24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除了庆祝活动,莱斯特市政府强调夺冠是一次城市机遇。为了将这一冠军荣誉转化为城市品牌的一部分,莱斯特市制定了一系列城市推广和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其中的关键就是升级以路牌为核心的城市导向系统。
2016年,莱斯特市启动“可读城市·莱斯特(Legible Leicester)”项目,将莱斯特城夺冠元素融入城市设施的各个方面,通过统一导视系统、地图与标识等,完善城市整体导览体系,提升游览体验。例如,在城市关键节点新增70余处导视牌,在交通枢纽、市中心以及主要景点间优化行进线路。与此同时,在保持基础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在相关交通标识中融入市政狮子徽章与莱斯特城的蓝金配色等视觉符号,体现地方精神。
项目完成后,莱斯特市游客量增长120%,市中心游客停留时间提升约 15%,2016年旅游业收入达1.2亿英镑。根据莱斯特市议会发布的旅游年报,约 60% 游客表示“城市导向系统更清晰”。该项目后续被曼彻斯特、布里斯托、诺丁汉等城市采纳为样板。莱斯特城夺冠后的5年内,莱斯特市的GDP总量上升35.3%,一跃成为英国最具吸引力的中小城市之一。
事实上,夺冠的喜悦氛围不可能一直持续,如何以之为契机,提升和完善城市的生活与出行体验,才能真正彰显这个冠军的含金量。恰如泰州市委书记在当地市委专题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夺冠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放大“苏超夺冠”效应,做好“后半篇文章”。只有真正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发展“增量”,方能书写从“夺一次冠”到“兴一座城”的精彩篇章。
让冠军成为一种城市气质,远比一时的热闹更值得重视。
栏目主编:陈抒怡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