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要你在城市生活,总能听到各种装修纠纷,但像湖北武汉这家店的吊顶风波,干脆成了网络热搜。这不是简单的讨薪和质量争议,而是一出现实版“干了不如不干”,主角一怒之下拆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只为争个公道。17小时连轴转,最后连钱都不要,这种剧情比都市剧还炸裂。
只要你在城市生活,总能听到各种装修纠纷,但像湖北武汉这家店的吊顶风波,干脆成了网络热搜。这不是简单的讨薪和质量争议,而是一出现实版“干了不如不干”,主角一怒之下拆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只为争个公道。17小时连轴转,最后连钱都不要,这种剧情比都市剧还炸裂。
11月的武汉夜里冷得让人打哆嗦,可这家店里却是剑拔弩张。装修店面的工人喻师傅,噼里啪啦干了整整17小时,龙骨石膏板一字排开,细节还算到位,就等老板点头结账。早上干到深夜,师傅们只有盒饭压饿。谁知道,材料和人工费一共3000元,说好的包工包料,最后老板来了句“边角有缝,摸着不行”,直接就要扣下1000元。
刨开老板那句“材料厚度不符”,其实说白了就是想砍价。忙了大半天,不说工匠手艺值多少钱,光材料2400元就快给老板白送了。工人师傅几百块辛苦钱,最后还成了被宰的鱼。喻师傅讲理,自愿让几百作补偿。老板却坚持,非扣1000不可,要么一分不给。结果什么都解决不了,只把人的耐心消耗殆尽。
气到极点,工人没争吵没推脱,直接拿起工具,一锤一锤把刚装上的吊顶敲得稀巴烂。粉尘四起,石膏碎片飞落,不少网友说这比头条直播还精彩。老板懵了,赶紧报警。民警到场也觉得这样扣钱太狠,劝和未果,只留下现场一片狼藉。
折腾一圈,老板要求工人赔修复费,工人则死磕工资,情绪拧成死结。网上评论如潮,大部分群众力挺工人:一天十七小时血汗钱,凭啥白干?商量没定好,完工后找茬,就是缺德。不签合同靠熟人介绍,口头约定成了扯皮的 。少数网友认为,装修毕竟关系到使用体验,老板有顾虑也没错,不过标准总该提前掰清楚。
细看双方闹剧,其实是两头都栽。老板没有提前说质量细则,事后强行扣钱,自己陷入赔偿风波。工人一气之下拆吊顶,活干白了还可能吃官司。双方都没好果子吃,都把问题甩到了警察和舆论身上。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如果当初有一纸协议,事情会不会更顺利?
这场装修大战告诉我们一句老话:口头约定五毛钱,白纸黑字值千金。再熟的人情,到关键时刻不管用。老板想省钱,工人想讨公道,谁都不傻。但冲动解决不了问题,最亏的永远是自己的汗水和时间。装修这门生意就像打麻将,不立规矩,迟早翻车。你家装修遇到过坑爹吗?一起来评论区说说你那些年被砍价的奇葩遭遇!
来源:好青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