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龙女”这个标签像一块嚼到发白的口香糖,黏在她身上整整二十五年,撕掉时连皮带肉,她却偏要把伤口晾在旺角夜市最亮的灯泡底下——因为25岁的吴卓林现在只接“卓林”两个字,谁再喊错,她就笑着递过去一件99港币的自制T恤,让对方把多余的字穿在身上,别塞进她的耳朵。
“小龙女”这个标签像一块嚼到发白的口香糖,黏在她身上整整二十五年,撕掉时连皮带肉,她却偏要把伤口晾在旺角夜市最亮的灯泡底下——因为25岁的吴卓林现在只接“卓林”两个字,谁再喊错,她就笑着递过去一件99港币的自制T恤,让对方把多余的字穿在身上,别塞进她的耳朵。
夜摊摆出来的第一天,隔壁卖手机壳的大叔以为她只是来玩票。结果她把一件新疆长绒棉外套挂在最显眼的位置,直播镜头一开,两件、十件、两百件,库存两小时清零。后台数字蹦得比旺角红灯还快,她低头把发货单塞进塑料袋,手背被纸划出一道口子,血珠渗出来,她拿T恤下摆随便一擦——那件衣服正面印着一行手写体:别替我编故事。
故事早就有人替她写烂了:成龙的私生女、出柜、流浪加拿大、领救济粮、拍视频“找爸爸”。每一条都像别人嚼过的渣,吐在她脚边。现在她蹲在地上,把渣捡起来,漂洗五次,晾干,再印成图案——图案里没有一个“龙”字。她说这叫“水洗五次测试”,跟观众展示领口没变形,线头没开,像给自己过去那些皱巴巴的经历熨个平:看,还能穿,别扔。
99到300港币的定价,是她在加拿大超市打过烊后算出来的。那时候她数着救济粮罐头,一罐折合成港币不到二十块,一天三罐,够活。现在她把利润压到只比罐头多一点点,让同样手头紧的年轻人也能买得起“体面”。直播间里有人刷屏:“卓林,你卖这么便宜是不是在消费自己?”她直接念出这条评论,回一句:“消费自己至少不用消费爸爸。”弹幕静了两秒,然后刷出一排“哈哈哈哈”,像集体替她把一口长气吐出来。
收入到账第一件事,她给吴绮丽微信转了半年物业费。没留言,只附了一张收款截图。母女俩的聊天记录停在上周:老妈说煲了莲藕汤,让她回来拿。她回了一个“ok”的表情,没提小时候那锅摔碎的汤。现在她们默契地避开所有带“以前”的词汇,像两件同时扔进洗衣机的深色衣服,各自褪掉会染色的部分,才不至于把对方再染花。
港知专设计学院的作业堆在4000月租的小公寓角落,桌面是房东留下的折叠餐桌,一画图就晃。她拿快递纸箱折成三角撑住桌脚,纸箱正面还印着“易碎”二字。她笑出声,觉得这两个字比任何奢侈品标签都适合自己——易碎,但没碎。晚上十一点,直播收档,她把没卖完的T恤按颜色重新叠好,最底下压着一件样衣:胸口是一行小小的盲文凸点,摸上去是“touch me”的意思。她说这是给下一季准备的,总有人看不见字,但摸得到真心。
有人问她以后想不想做高定,她摇头:“先把99块做好,再谈9999。”语气像在说,先把今天晚饭做了,再考虑明天要不要见太阳。25年,她第一次把日历攥在自己手里,翻页的声音不再像翻旧账。镜头关掉,她关掉美颜,黑眼圈挂在脸上,像两枚没睡够的印章,盖在“卓林”这个名字下面——这回,证件照终于和本人对得上号。
来源:小正娱乐话题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