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上不少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有些妈妈不但没帮上孩子,反而在拖累他们,有人留言说自己的母亲见不得子女过得好,一有进步就泼冷水,还总把“要是没有我你早完了”挂在嘴边,这种话说多了确实让人怀疑自己,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模式会延续到三代人身上,奶奶这样对待妈妈,妈妈
她管孩子叫“拖油瓶”,儿子不敢结婚,女儿搬去外地住
最近网上不少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有些妈妈不但没帮上孩子,反而在拖累他们,有人留言说自己的母亲见不得子女过得好,一有进步就泼冷水,还总把“要是没有我你早完了”挂在嘴边,这种话说多了确实让人怀疑自己,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模式会延续到三代人身上,奶奶这样对待妈妈,妈妈又这样对待女儿,结果谁都不敢靠近彼此。
有个姑娘说起她妈妈的事情,这个女人因为赌博欠下几十万,债主直接跑到她单位门口守着,她爸爸一直悄悄帮老婆还钱,最后累得生病住院,结果女儿被迫接手这件事,工资要拿出一半去还债,她妈妈却觉得这很应该,说“你是我孩子,我不帮你还能帮谁”,这根本不是亲情,而是把人绑住,孩子变成了取钱的工具,还得谢谢她。
家里有个爸爸,什么事都不管,老婆发脾气骂孩子摔东西,他就只顾看手机,时间一长,儿子学会哄妈妈,成了妈宝男,女儿干脆不联系了,连过年也不回家,这个家表面没打没闹,其实比动手还伤人心,没人出来拦一下,事情就越闹越大。
但也有例外,比如一位六十八岁的老太太,她从初中文化开始,一路考上了法官的职位,她从不强迫孩子去读书,也不唠叨要他们争气,但孩子们都亲眼看着她熬夜学习、考取证书、一步步升职,他们自己也跟着努力起来,因为他们知道付出是有用的,这位老太太没说过一句“你该怎样”,可孩子们却活成了她的样子。
这件事能火起来,其实不是碰巧,最近电视剧里演的控制型妈妈,让很多人想起自己家的情况,抖音上“原生家庭疗愈”这类视频播放量超过八十亿,说明确实有很多人心里憋着一股气,不是说大家不爱妈妈,而是很多人受够了那种“为你好”式的压力,父母越说“我都是为了你”,孩子越想逃开。
有些人认为妈妈就该完全付出,但实际上很多妈妈自己还没活明白,就急着去改变孩子,她们把情绪传递给孩子,把债务留给孩子,把期望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不是垃圾桶,装不下所有烂摊子,等孩子长大了,要么重复妈妈的路,要么彻底离开家,这两种结局谁都不想要。
你身边有那样的妈妈,她总对孩子说“没有我你早就完了”,孩子听到这种话就想躲开,这不能怪孩子太在意,很多时候问题确实不出在孩子身上。
来源:阿言的情感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