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全运会乒乓球赛场,简直比奥运会还要刺激,堪称“地狱难度”副本!开赛没两天,冷门就直接爆上了热搜:世界前十的梁靖崑、向鹏这些名将,居然一轮游就打道回府了。另一边,孙颖莎、陈梦、樊振东这些顶级大神,虽然大部分都晋级了,但过程也是磕磕绊绊,王曼昱苦战7局才死里逃生
这全运会乒乓球赛场,简直比奥运会还要刺激,堪称“地狱难度”副本!开赛没两天,冷门就直接爆上了热搜:世界前十的梁靖崑、向鹏这些名将,居然一轮游就打道回府了。另一边,孙颖莎、陈梦、樊振东这些顶级大神,虽然大部分都晋级了,但过程也是磕磕绊绊,王曼昱苦战7局才死里逃生,看得人心惊肉跳。说白了,在全运会,根本没有“稳赢”这两个字,每一场都是生死战。
看到世界冠军们在自家门口的赛场上拼得如此“惨烈”,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竞技的刺激,更有一种深深的心疼——他们为国争光后,回来要面对的,竟是如此残酷的“内卷”。
好家伙,咱们网友这几天算是看明白了:啥叫“中国乒乓球的底层逻辑是生存”?全运会给你答案!你看啊,国外比赛,咱们队员经常是砍瓜切菜一样夺冠。可一回到全运会,画风立马就变了。
1. 冷门爆得,大家都麻了。
梁靖崑、向鹏这些在世界赛场上响当当的人物,说一轮游就一轮游了。网友们都在调侃:“这哪是全运会,这是‘全民狙击世界冠军大会’吧?” 大家看的不是谁赢,而是看今天又有哪个大佬会翻车。这种刺激感,国外比赛还真给不了。普通观众就看个热闹,感觉国内这乒乓球水平,真是高得深不见底,谁赢谁输都正常。
2. 就算赢了,也跟脱层皮似的。
孙颖莎4-1赢了,陈梦4-0赢了,樊振东也晋级了。但你看比赛过程,绝对不像大比分显示的那么轻松。陈梦自己都说“回归赛场比想象难”,王曼昱更是差点就交代了。咱们普通球迷看着都捏把汗,手机刷着比分直播,手心都能出汗。大家讨论的不是“他为什么能赢”,而是“天呐,他这局是怎么扛下来的”?这种比赛,每一分都是拼刺刀,观赏性是拉满了,但对运动员的消耗,看着都心疼。
3. 最真实的感受:“神仙打架,凡人看戏”。
网上有个评论特别形象:“看奥运会是为中国骄傲,看全运会是替球员紧张。”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在这片赛场上,没有国家之别,只有代表各自省市的、最顶级的运动员在搏杀。咱们观众的心态也特纯粹:就是欣赏最高水平的对决,顺便为自己家乡的或者喜欢的球员喊两嗓子。什么“大魔王”人设在这儿都不好使,因为人人都是“大魔王”,谁状态好、谁更狠,谁才能活到最后。
看完全运会乒乓球这“地狱级”的内卷,一个无比尖锐却又不得不问的问题浮出水面:我们究竟该为这种“冠军回家必挨打”的极致内耗感到自豪,还是应该感到一丝担忧?
诚然,这证明了我们乒坛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但换个残酷的角度看,这是否也是一种巨大的内耗?世界冠军们刚从国际赛场披荆斩棘归来,气都没喘匀,就要立刻投入一场更残酷、更考验身心极限的“内战”。梁靖崑、王曼昱们的惊险历程,表面是比赛精彩,背后却是运动员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透支。我们固然欣赏到了最高水平的对决,但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长此以往,这种“养蛊”式的竞争模式,会不会加速顶尖运动员的伤病和消耗?当我们习惯于为这种“惨烈”欢呼时,我们是不是也在无意中,成了这种巨大压力的一部分?
这或许才是全运会乒乓球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思考:在“无敌于天下”的荣耀背后,如何让我们的“国之骄傲”们,能在一个更科学、更可持续的体系下绽放光芒,而不是每一次国内比赛,都像在渡一场大劫。
来源:筱筱情感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