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退休的老李最近有点郁闷。上周家庭聚会,他好心提醒侄女该要孩子了,结果现场气氛瞬间降温。昨天在小区花园,他跟老邻居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对方笑了笑就找借口离开了。
刚退休的老李最近有点郁闷。上周家庭聚会,他好心提醒侄女该要孩子了,结果现场气氛瞬间降温。昨天在小区花园,他跟老邻居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对方笑了笑就找借口离开了。
老李没意识到,有些话在工作场合说没问题,退休后再说就容易惹人烦。身份转变了,说话方式也得跟着变。
第一,“我当年可比你厉害多了”。
老张总爱在饭局上回忆自己当科长时的风光,直到有一次,他儿子直接怼回来:“爸,你那套早过时了。”时代不同了,当年的成功经验放在今天可能完全不适用。与其炫耀过去,不如问问孩子们现在流行什么,这种谦虚的态度反而更能赢得尊重。
第二,“你们这代人就是不能吃苦”。
这话就像在说“何不食肉糜”。老王见女儿点外卖就要唠叨,却忘了她每天加班到九点。每代人有每代人的难处,用过去的标尺量现在的日子,谁都觉得委屈。
第三,“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经验固然宝贵,但强加于人就成了负担。孙阿姨非要教儿媳用老方法带孩子,结果闹得婆媳关系紧张。真正的智慧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沉默,让孩子们自己去经历。
第四,“那个谁家的孩子可真厉害”。
比较是亲情的大忌。老周每次夸别人家孩子考上公务员,自己儿子就低头玩手机。人到晚年才会明白,别人家的孩子再优秀,也不如自己孩子常回家看看。
第五,“你该怎么怎么做”。
退休教师赵老师总忍不住指导别人,直到老伴提醒:“你都退休了,还当自己是班主任呢?”卸任就要学会放手,除非别人主动请教,否则保留意见是对彼此最好的尊重。
第六,“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情感绑架最伤人心。这句话说多了,除了让孩子感到愧疚,没有任何好处。真正的爱,是让孩子轻装上阵,而不是背着愧疚前行。
第七,“现在的社会真是越来越差了”。
总是批判社会,只会让自己变成怨气满满的老顽固。同样看手机,有人在抱怨世风日下,有人在学用短视频联系老同学——你选择关注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八,“等你到了我这年纪就懂了”。
这话等于在说“跟你说不明白”。沟通的意义在于相互理解,而不是单方面灌输。用开放的心态交流,你会发现年轻人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九,“养老钱得留着自己花”。
钱的事,说得太直白就伤感情。聪明的老人会默默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既不全部掏空,也不把“留后手”挂在嘴边。
第十,“我恐怕没几年活头了”。
用健康博关心是最笨的方法。偶尔说说能换来关心,说多了只会让人想逃避。活得精彩自在,比什么都能吸引孩子们常回来看看。
退休后的言语艺术,说到底就是找准自己的新位置。从前你是领导、是骨干,现在你是家人、是朋友。说话的底气,不再来自职位和权威,而是来自智慧和包容。
小区里最受欢迎的老陈从不讲这些。他喜欢听年轻人聊直播带货,跟孙子学打游戏,孩子们都爱往他身边凑。他说:“退休不是退出生活,而是换种方式参与。”
记住,让人舒服的沟通方式,比退休金更能保障晚年的幸福。话说对了,家里总是热热闹闹;话说错了,就算儿孙满堂也感觉孤单。
你身边有没有特别会说话的老人?或者你自己有什么退休后的沟通心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来源:维维情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