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部《沉默的荣耀》去年秋天播完了,主角没怎么红起来,反派“谷正文”反倒火得一塌糊涂,演这个角色的是演员余皑磊,他今年四十七岁,戏里坏得让人恨得牙痒,结果有人把戏当真了,有人骂他“长了一张坏人脸”,还有人给他寄刀片、送花圈,甚至跑到片场外面喊他“滚出去”,余皑磊
那部《沉默的荣耀》去年秋天播完了,主角没怎么红起来,反派“谷正文”反倒火得一塌糊涂,演这个角色的是演员余皑磊,他今年四十七岁,戏里坏得让人恨得牙痒,结果有人把戏当真了,有人骂他“长了一张坏人脸”,还有人给他寄刀片、送花圈,甚至跑到片场外面喊他“滚出去”,余皑磊实在受不了,最后就把社交平台的私信功能全部关掉了。
他为了演好这个历史人物,提前三个月泡在档案馆里,翻看旧报纸、查阅口述记录,拍戏期间每天凌晨三点睡觉,六点起床开工,有次心率飙到180,差点当场倒下,剧组同事冲过去按住他胸口才救回来,这事后来被同组的于和伟说出去,他说余皑磊晚上睡不着,经常敲门找他聊剧本,不是讨论情节,是怕自己演偏了。
编剧卢敏说过,谷正文那些细碎的恶行,很多是余皑磊自己琢磨出来的,剧本没写那么深,是他熬夜想出的细节,一开始观众夸他眼神有戏,称他是反派演得最好的人,可剧一播完,风向就变了,有人觉得他演得太像真人,干脆把角色的恶全算到余皑磊头上,骂他的话刷满屏幕,连他发的日常内容下面都堆满了诅咒。
这种事情不光是他一个人遇到,以前也有演员因为演了坏人被观众追着骂,但这次情况更加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从剧集播完一直到十月底,网上的批评声音都没有停过,平台算法还总推送这些内容,越是极端的言论越容易火起来,专业影评人写的分析文章没什么人看,反倒是充满情绪的攻击到处传播,观众好像分不清演戏和真人,看到角色是坏人,就以为演员本人也是坏人。
国外的情况有所不同,比如希斯·莱杰扮演小丑,迈克尔·凯恩饰演黑帮老大,角色再疯狂,观众也不会去骂演员本人,那边的观众习惯了这是表演,不会把戏里的事情带到现实中来,我们这边没有这种文化,很多人看完电视剧,第一反应是这人现实中肯定也这样,这种心理机制其实有点危险。
更麻烦的是,现在没有法律或行业规定保护演员,你被网暴的时候,平台不会主动删帖,也没人给你撑腰,只能靠自己硬扛,余皑磊没删评论,也没拉黑谁,他开始一条条回复那些骂人的留言,不是对骂,而是把对方的问题分类,有人问“谷正文到底干了什么”,他就贴党史链接,有人骂他“长得像坏人”,他就回应说“你查查历史照片,我跟他不像”,慢慢地,有些网友开始去查资料,甚至反过来帮他说话。
从十月初到十一月,人们搜索余皑磊的时候,将近七成都在关注他的演技、抑郁话题和网暴事件,真正讨论他扮演的角色的不到一成,这说明观众习惯用情绪追剧,而不是靠思考,余皑磊没有做太多回应,只是默默回复评论、转发资料,结果反而让不少人冷静下来,有人开始聊起历史背景,有人分享纪念馆信息,网络上的讨论方向渐渐有了变化。
他现在偶尔发些工作照片,不再提那段往事,有人说他太较真,也有人说他傻,我觉得他不是傻,是懂得把坏事变成能说清楚的事,别人骂他,他不躲避,也不争吵,而是想办法让人明白,戏是戏,人是人,这办法有点笨,但确实管用。
来源:娱乐领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