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板科技4个月“闪电”注册背后:叶氏家族上市前突击分红1.38亿再融资20.5亿,经营业绩波动剧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2 18:42 1

摘要:近日,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板科技”)沪市主板IPO过会,并“闪电”提交注册。红板科技专注于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板IPO于2025年6月28日获受理,当年7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10月31日,公司上会获得通过,并于当日提交

撰文:海川;编辑:李力

近日,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板科技”)沪市主板IPO过会,并“闪电”提交注册。红板科技专注于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板IPO于2025年6月28日获受理,当年7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10月31日,公司上会获得通过,并于当日提交注册。从获得受理到提交注册,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可谓闪电速度,也让众多长时间苦苦排队的企业羡慕不已。

作为一家典型的家族控股企业,红板科技超过95%的股权集中在实控人叶森然家族之中。IPO前夕,公司在短期偿债风险凸显的背景下连续两年突击分红,同时通过关联交易累计向关联方支付租金及采购款超千万元。从财务数据来看,过去三年来,红砖科技经营业绩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应收账款堆积如山。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公司对赊销模式依赖度的不断提升,红板科技未来应收账款坏账压力仍将继续上升。再考虑到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不断走低的产品均价,红板科技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均值得警惕。

“一股独大”凸显治理隐忧

本次IPO,红板科技拟发行不超过 21,791.7862万股新股 ,计划募集资金205,687.74万元,主要用于“年产120万平方米高精密电路板项目”。

招股书显示,红板科技成立于2005年10月17日,专注于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应用市场,主要 产品包括 HDI 板、刚性板、柔性板、刚柔结合板、类载板、IC 载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高端显示、通讯电子等领域。在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发布的第 24 届(2024)中国PCB 行业综合百强企业排名榜中,红板科技位于第 35 位。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红板科技控股股东为香港红板,后者持有公司 95.12%的股份。股权穿透之后,红板科技实际控制人为叶森然,其通过持有 Same Time BVI 100%股权间接持有香港 红板 100%股权,进而控制公司 95.12%的股份。除了叶森然本人之外,叶森然家族成员喻红棉(妻子)、叶颖强(侄子)、邢春苗(侄媳妇)等合计间接持股0.8%。

根据公开资料,叶森然出生于1949年,中国香港籍,毕业于“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持有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82年,叶森然在香港创立了电子手表企业,后于1987年在东莞成立了一家PCB制造厂实现了PCB产品的自给自足。1992年,叶森然创立的森泰集团于香港上市,后于2014年被协鑫集团收购。此后,森泰集团更名为“协鑫新能源”,主营业务变成太阳能发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2017年,协鑫新能源将公司PCB业务以2.5亿港元的价格转让给叶森然。因此,红板科技部分资产来自于上市公司的情形。

在完成PCB业务的回购之后,叶森然将全部精力专注于红板科技的PCB业务。截至目前,现年76岁的叶森然仍在红板科技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职位。此外,叶森然之子叶颖丰在公司担任董事兼市场部总监。

不难看出,作为一家典型的家族控股企业,红板科技不仅是控股权高度集中在以叶森然为首的叶氏家族之中,公司真正的决策权也掌握在叶森然、叶颖丰父子手中,这也引发了外界对其治理结构的质疑。

长期以来,“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备受投资者诟病,大股东在掌握绝对控制权的情形下往往会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经营决策,从而可能导致中小股东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这在A股市场已经屡见不鲜。就红板科技的情况来看,公司不仅在ipo前夕多次突击分红,同时还存在向叶森然家族租赁房产、采购酒店服务等关联交易问题。

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2023年,红板科技分别进行现金分红6000万元、7800万元,累计分红1.38亿元。考虑到实控人家族超高的持股比例,上述分红款中有超过1.3亿元均流入了叶森然家族的腰包。其中,2023年,红板科技当年扣非净利润仅为8704万元,分红金额却高达7800万元。这也就是说,公司将超过90%的利润都进行了现金分红。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年末,红板科技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0.84、0.7,两者均大幅低于安全值范围。显然, 无论从企业发展还是从公司短期偿债指标来看,红板科技的这一分红既非必要更不合理,大股东这一行为无异于“掏空家底再圈钱”。

关联交易方面,红板科技子公司红板电子向关联方 Dyford Industries Limited、叶森然等租赁房产用于经营,过去三年每年支付租金148.80万港元。此外,红板科技向关联方东悦酒店及场地租赁方采购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报告期内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215.31万元、136.65万元和185.51万元。总体来看,过去三年期间,红板科技累计向关联方支付租金及采购款超千万元。

经营业绩“过山车”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下称:报告期),红板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05亿元、23.40亿元、27.02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1.05亿元、2.1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亿元、0.87亿元、1.94亿元。不难看出,过去三年来红板科技营收规模虽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其净利润水平却存在较大的波动性。2023年度,公司深陷“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25.53%,经营业绩犹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

2025年上半年,红板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7.1医院,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3亿元。

除了经营业绩的大幅波动之外,红板科技的毛利率水平也处于忽高忽低的状态。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红板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3.28%、11.04%以及13.98%。其中,2023年度,红板科技毛利率同比下滑超过2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红板科技核心产品 HDI 板(收入占比60%)毛利率由上一年的14.57%下滑至8.35%,同比大幅下降 6.22 个百分点,毛利率水平几近腰斩。不过,2025年上半年,红板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1.36%。

对此,红板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2023年度,受国内 PCB 行业竞 争加剧影响,公司承接部分低价业务使得 HDI 板销售价格快速下降所致,毛利率随之下降。2025年,随着公司 vivo、传音、荣耀等终端手机品牌客户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以及报告期内新增客户比亚迪、龙旗科技的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带动公司 HDI 板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客户订单结构的不断优化,产品工艺技术难度提升,公司 HDI 板销售价格较上年增长 19.85%,带动 HDI 板毛利率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公司与客户合作关系不断加深,刚柔结合板订单量增长,带动公司刚柔结合板销售收入快速增长,毛利随之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从公司核心产品HDI板均价走势来看,红板科技未来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仍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红板科技HDI板单价已经从1,936.44元/平方米下滑至1468.86元/平方米,对应同比降幅分别为19.94%、5.26%,两年累计降幅超25%。受此影响,红板科技整体产品均价也在持续走低,2023年和2024年分别同比下降10.57%和1.94%。换句话说,2024年红板科技经营业绩的提升只是“以价换量”的结果,产品均价的持续走低必然会对公司未来的利润表现造成冲击。

研发投入低于同行

近两年来,受益于高速运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等新兴计算场景需求的增长,国内外印制电路板企业纷纷建厂扩产,大型印制电路板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愈发凸显。从营收规模来看,红板科技2024年营收尚不足30亿元,而‌鹏鼎控股、东山精密 ‌、‌ 深南电路 ‌、‌ 景旺电子和‌胜宏科技等头部厂商同期销售收入已经达到百亿、数百亿的规模。此外,对比同行来看,红板科技的毛利率水平明显偏低,这进一步凸显出公司行业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2024年,包括景旺电子、胜宏科技在内的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15.98%、14.49%和14.48%,均高于红板科技同期毛利率水平。

对此,红板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载板工厂投产后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毛利率为负,拉低了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此外,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由于消费电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不高。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新工厂投产以及产品结构的差异之外,红板科技在研发领域中的投入不足也是公司毛利率水平不及同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红板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10061.96万元、10971.88万元、12519.81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6%、4.69%、4.63%。对比看,可比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的平均值分别为4.71%、5.00%、4.92%,双方差异十分明显。

此外,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红板科技应收账款余额也出现了明显的攀升。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红板科技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5.91亿元、7.21 亿元、8.73亿元 ,应收账款余额所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8.21%、32.42% 、34.00%。不难看出,报告期内红板科技应收账款规模以及占比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导致公司所面临到应收账款坏账压力不断增加。2024年全年,红板科技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高达4,594.51万元。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公司对赊销模式依赖度的不断提升,红板科技未来的应收账款坏账压力仍将继续上升。考虑到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以及公司不断走低的产品均价,红板科技未来的盈利能力将不容乐观。再考虑到公司过山车板的业绩表现以及起伏不定的毛利率水平,红板科技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均值得警惕,未来是否可能存在的变数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风险提示:

本文内容均依据公开市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招股材料、上市公司财报、工商信息等)撰写,我方追求基于公开信息基础上对资本背后真相的探索,力求做到观点客观公允,但本文信息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承担由任何个人或组织擅自使用该内容引发的任何损失责任。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