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赋能移风易俗 滋养文明乡风沃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2 18:15 1

摘要:80多年后,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主办的全国移风易俗优秀文艺节目集中展演在延安举办,在艺术的回响中,展现了新时代移风易俗新风新貌。剧场中的“文艺盛宴”,在展现乡村文明新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文…

80多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文艺被赋予移风易俗新使命,立足大众化、民族化,助力社会风气变革。80多年后,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主办的全国移风易俗优秀文艺节目集中展演在延安举办,在艺术的回响中,展现了新时代移风易俗新风新貌。

相较于往年,今年的集中展演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既有传统的歌舞、小品、合唱,也有吕剧、好来宝、文场小戏、地花鼓小唱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既倡导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也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铺张浪费;既展现了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移风易俗、干群同心的时代风貌,也展现了农村牧区移风易俗新画卷。

深化移风易俗的核心在于改变观念,而艺术恰恰是观念传播的生动载体。在此次集中展演中,有的作品巧用乡土艺术阐述移风易俗理念,比如,歌舞小品《婚事新办》借助安顺花灯表演,巧用“无礼婚礼”阐释婚礼“四不收”原则,传递婚事新办理念;采茶小戏《番薯渣斗辣椒嬷》采用地道方言,通过诙谐幽默的“斗嘴”,将文明婚嫁新风尚融入剧情。有的作品聚焦民生痛点,编排充满矛盾转折的情节,让群众对移风易俗内涵了然于心。比如,京剧小戏《婚姻大事》上演“戏中戏”,引发观众合力抵制高额彩礼的共鸣;陕北说书《过大寿》中突如其来的荒诞悲剧情节,让观众深刻认识到铺张宴请、敛财失德之风带来的危害。

展开剩余44%

剧场中的“文艺盛宴”,在展现乡村文明新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事实上,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文艺早已突破传统剧场的边界,“线上+线下”传播已融入我们日常生活。比如,线上推出“移风易俗”公益短片、微短剧,以轻量化、可视化,让文明新风在短视频平台 “裂变式” 传播,精准触达年青一代;线下“大陈村歌”搭建的“家门口”舞台,以人人传唱、沉浸体验,将“移风易俗”的文明种子种在群众心田,融入到村庄治理……这种“云端传播+在地互动”的模式,助力打通“移风易俗”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群众“零距离”共享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重在久久为功,而文艺赋能也绝不能一成不变,在于持续创新,保持活力。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挖掘地域特色,探索将非遗技艺、传统民俗与移风易俗深度融合,打造移风易俗文艺IP;也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依托短视频、直播、VR等载体,丰富文艺表达形式;更要鼓励引导村民主动创作、自编自导,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综合文化站等,将身边的移风易俗正能量、好故事“搬”上舞台。

期待有更多接地气、润人心的移风易俗主题文艺作品走进乡村、融入生活、贴近群众心声,让文明乡风在文艺滋养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朝阳门工作室 管家风)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