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古文明之一,古代中国从石器时代的部落发展为庞大帝国,留下了甲骨文、长城等众多遗产。但你知道吗?指南针最初用于占卜,秦始皇修长城用了2000多年,纸的发明比想象中早1900年。
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古文明之一,古代中国从石器时代的部落发展为庞大帝国,留下了甲骨文、长城等众多遗产。但你知道吗?指南针最初用于占卜,秦始皇修长城用了2000多年,纸的发明比想象中早1900年。
• 约3000年前,古代中国人使用“甲骨文”——即在龟甲或兽骨上刻有汉字的甲骨——来预测未来。
• 指南针是在古代中国汉朝时期发明的,但最初它并非用于导航,而是用于占卜。
• 约2200年前,古代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开始将许多小段城墙连接起来,建造了如今著名的长城。最终长城的长度超过了20000千米。
• 在古代中国,人们认为龙是真实存在的神圣生物,拥有神奇的力量。
• 纸在古代中国的发明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900年前。
由于古代中国并非像现代中国这样,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帝国或国家,因此很难明确界定这个文明的开端和结束。但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古代中国文明始于约8000年前的石器时代,终结于汉朝灭亡之时,前后跨度超过6200年。汉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数百年的内战时期,没有明确的统治者。此后,一系列朝代相继统治中国,直到1911年最后一位皇帝被推翻,1912年中国进入现代时期。
最初,中国大地上只有零散的部落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部落逐渐发展为城邦,之后又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帝国。大约在2400年前的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221年,古代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多个城邦为争夺统治权而征战,这一时期被称为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结束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帝国,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约400年后,汉朝分裂,部分原因是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
1974年,中国工人在三个坑中发现了数千个真人大小的武士雕像,如今它们被称为兵马俑或秦兵马俑。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雕像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后,被埋葬在他的陵墓附近,以在来世为他服务和守护他。考古学家尚未完成对兵马俑的发掘工作,他们认为,除了已发现的部分,一座完整的古代都城西安的复制品可能也被埋葬在地下。
兵马俑并非千篇一律的复制品,每个武士都独具特色,发型、服饰、武器、体型和表情各不相同。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这些雕像可能是以真实的士兵为原型制作的。
长城的修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历时2000多年才形成如今的规模。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80年左右,古代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各个城邦的统治者开始修建较短的城墙,以抵御北方的敌对部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掌权后,将这些较短的城墙和堡垒连接起来,目的同样是保护帝国的北部边境,抵御蒙古等外族的入侵。
后来的中国统治者继续修建长城,直到14世纪,长城的主体工程才基本完成。
秦朝的秦始皇是古代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他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0年在位。他最著名的功绩包括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体系,推行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以及以铁腕手段统治国家。
汉高祖在秦始皇之后成为皇帝,开创了著名的汉朝。他出身农民,最终领导起义登上皇位,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95年在位。他降低了赋税,发动了多次起义,并扩大了帝国版图,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汉武帝是汉朝的一位皇帝,于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他将中国古代哲学儒家思想确立为帝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他统治期间,汉朝变得非常强大和富裕。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学说被称为儒家思想。他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的周朝时期,当时古代中国正处于动荡之中。儒家思想教导人们通过仁、义、礼、智、信来追求完美。有些人误以为儒家思想是一种宗教,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孔子去世数百年后,汉武帝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期间推广儒家价值观。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传播到了整个东亚地区,至今仍在影响该地区的文化。
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涵盖科技、哲学、建筑等多个领域,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在古代中国的众多发明和创造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项?它对你现在的生活还有影响吗?
来源:悠悠趣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