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杭州一家叫“日落打金”的店,主打什么?“古法工艺”、“零损耗”、“手工定制”。
“预存的黄金拿不到,钱也退不回来!”
从“手艺人情怀”,到“低价福利金”的陷阱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事都特别来气。
一开始,这故事多美好啊。
杭州一家叫“日落打金”的店,主打什么?“古法工艺”、“零损耗”、“手工定制”。
你想想那个画面,几个年轻师傅,戴着护目镜,在火光下专注地敲打着金饰。这种对手艺的执着,通过小红书、抖音的视频一传播,瞬间就击中了很多人的心。
消费者王女士说,她就是被这种“手艺人”的样子吸引了。第一次下单,一枚细链,手工费才180,比专柜便宜了一半多,还能自己定款式。既省了钱,又支持了匠人精神,多好啊。
靠着这份情怀和性价比,“日落打金”迅速走红,全国各地的订单都飞了过来。
可故事的美好,往往就是骗局的开始。
客流一多,这家店就开始玩新花样了“福利金”活动。好家伙,金价低到离谱,什么520元/克,甚至450元/克!要知道,当时的市场价都快600块了。
店员怎么说?“亏本冲量,让我们多囤点”。还搞饥饿营销,说什么“新人别抢,老客户优先”。现在回头看,这哪是亏本,这分明是在撒网钓鱼啊。
“排队4个月”,等来的是人去楼空
陷阱一旦设下,就等着猎物一个个掉进去。
李女士前后预存了300克黄金,加上之前的加工,投进去快20万。想着是福利,是投资,结果呢?
等来的是遥遥无期的拖延。
最开始承诺15天交货,后来变成1个月,再后来,直接告诉你“订单太多,排队4-5个月”。
这套路,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
从今年6月份开始,这家店的“福利金”活动搞得越来越频繁,价格也越来越低。这操作,说白了就是在资金链断裂前,疯狂地最后一波收割。
关键是,这根本不是什么经营不善,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收割。
到了7月中旬,图穷匕见。
消费者们发现,不仅黄金拿不到,退款也成了泡影。去店里问,店员就说“资金周转困难”。再后来,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门店都直接上锁了。
只留下一张冰冷的“经济纠纷登记”通知贴在玻璃门上。
受害者们建了微信群,一统计,心都凉了。有人存了500克,有人存了1公斤,最高的单笔损失超过30万。
最让人崩溃的,是黄金可能都被掉包了
如果只是卷钱跑路,那还只是商业诈骗。
但更恶劣的还在后面。
有消费者把自己预存的足金999拿去加工,好不容易等到了成品,结果拿去回收一检测,发现纯度只有916!
我看到这里,真的气得发抖。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可能从一开始,就把新客户预存的真金,拿去填补旧客户的窟窿,甚至直接用低纯度的金子来糊弄人。你以为是支持匠人精神,实际上,你只是他们资金盘里的一环。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违约了,这是赤裸裸的欺骗和侮辱!
警方定性涉嫌诈骗,但钱还能回来吗?
好在,天网恢恢。
目前,杭州警方已经就“日落打金”事件立案调查,初步认定其行为涉嫌诈骗。
办案民警说得很清楚:这家店以“低价福利金”为噱头,诱导消费者大额预存,资金链断裂后就失联,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特征。
律师也给出了建议,提醒大家要保留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尽快去派出所登记。
但我们心里都明白,追回损失,道阻且长。
这件事也给所有喜欢“打金”的朋友提了个醒,就像律师说的,黄金价格是透明的,大幅低于市场价的“福利金”极可能是陷阱。千万别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把大笔的钱预存给一个只在网上看起来很美的店铺。
这几年,“打金热”兴起,各种网红店层出不穷。但他们利用的,恰恰是大家对“手艺”的信任和对“性价比”的追求。当“情怀”成了收割韭菜的镰刀,这才是最让人寒心的。
大家觉得呢?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这种打着“情怀”和“手工”旗号的生意,是不是越来越不值得信任了?你还敢在网上预存消费吗?
来源:轴承型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