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土豆闪耀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01 06:55 1

摘要:10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山东潍坊盛大开幕。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携土豆全产业链发展成果精彩亮相,凭借“奥运特供产地”的过硬品牌、全链条的产业布局以及多元化的创新产品,成为展会焦点。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吕平平

10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山东潍坊盛大开幕。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携土豆全产业链发展成果精彩亮相,凭借“奥运特供产地”的过硬品牌、全链条的产业布局以及多元化的创新产品,成为展会焦点。

这一天,武川县全方位展现了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强劲实力与发展潜力。

在武川展区,科技与美食的碰撞升起全场热度。一台“烤土豆机器人”格外吸睛,机械臂精准操控下,金黄的土豆匀速转动,外皮焦脆、内里绵密,试吃区瞬间排起长队,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科技赋能传统美食”的有趣场景。

更令人惊喜的是,土库曼斯坦代表团专程到访展区,品尝烤土豆后当场竖起大拇指,赞许了武川土豆的卓越品质。

这份认可背后,是武川土豆优秀的“奥运基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动员指定食用产品,早在2005年就达到欧洲品质标准,如今更手握“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武川土豆的优质口感,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严苛的标准化体系。

高原的冷凉气候与沙质土壤,孕育出高淀粉含量的武川土豆品种。在种植环节,北斗导航辅助播种技术广泛应用,目前已推广25万亩,计划2026年实现全覆盖;种源端,旭丰种薯繁育基地等专业化繁育基地实现全程质量可追溯,培育的多个优质种薯品种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淀粉含量比普通品种高8%,每年都能接到稳定订单。

同时,武川县作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构建起以“源味武川”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的高原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制定土豆等6项团体标准,为产品品质筑牢根基。

产业升级的“硬实力”同样是武川展区的亮点。展会上,武川重点推介了两大引资项目——薯元康“裹粉薯条”二期项目与洁泰诺“土豆及粉渣综合利用”项目,其中洁泰诺项目聚焦蛋白与膳食纤维提取,还能利用薯渣酿制酒精,实现“变废为宝”,为产业增值打开新空间。

记者了解到,武川县目前已培育11家土豆加工企业,建成47条生产线,开机率达68%,年加工能力达200万吨,形成淀粉、全粉、薯条、营养制品等多元化产品矩阵,甚至推出“薯妮美”土豆面膜、“薯元康”营养口服液等创新产品,让小小土豆变身“黄金产品”。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去年已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超3000元,2024年更有3.2万户农户投保农业保险,为生产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展会不仅是成果展示的平台,更是合作对接的桥梁。在2025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结束后,土库曼斯坦参展商直奔武川展区,就种薯引进、加工技术合作深入交流,当场表达合作意向;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老客户也纷纷洽谈续约,合作意向书不断累加。

这与武川县的外贸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其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薯元康等企业开拓东南亚、蒙俄市场,培育跨境电商企业,目标外贸进出口额达0.49亿元。此外,借助京蒙协作契机,“源味武川”北京旗舰店将于年底开业,同时引进美团优选等电商企业,预期实现土豆市场溢价15%。

“参展不是终点,落地才是目标。”武川县商促局工作人员表示。

展会同期开展的“前展后厂・链动潍坊”直采集采活动中,武川县11家加工企业携生产线优势与全国采购商精准对接,实现“展示即对接、参展即落地”。

对普通观众而言,展区还是“沉浸式科普课堂”,技术咨询区详解北斗播种、种薯培育等科技手段,让大家读懂“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管控;试吃区的美味口感直接转化为购买欲,展会首日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200%。

此次潍坊薯博会之行,是武川土豆产业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高原特色农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

未来,武川县将围绕“两麦一薯一羊”特色产业,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育种研发与产业链完善,目标形成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全产业链格局。

相信凭借全链条布局、高标准把控与品牌化运营,武川土豆将持续擦亮“高原金豆豆”名片,在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稳步前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坚实的动能。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