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代表韩国会晤!中方暂停 28 家美企稀土禁令,释放重大信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8 16:49 1

摘要:中国把对28家美企的稀土出口管制给停了,美国就刚好把关税的那根绳子给放松了,这感觉就跟一场你进我退的博弈舞似的——稍微往后退一步,里头却藏着心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中美贸易代表在Apec会议期间会面,一周内连轴两场高层会晤不是偶然。

这后面不仅仅是在谈判桌上面进行的利益互换,更是在全球产业链当中那根被拽紧了的稀土神经。

中国把对28家美企的稀土出口管制给停了,美国就刚好把关税的那根绳子给放松了,这感觉就跟一场你进我退的博弈舞似的——稍微往后退一步,里头却藏着心思。

5月12日日内瓦,中美两国代表“意外”地达成了一份协议。

美方暂停24%的加征关税为期90天;中方也不含糊取消了91%的反制措施,还附送一份“非关税换关税”的小礼品。

三天之后到了济州岛会谈在悄悄地进行着。

这次的主要人物是中国商务部的李成钢以及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地点选得很巧妙,既不在北京,也不在华盛顿而是在处于中美之间的韩国。

既保持了中立又不会太显眼,闭门会谈的具体情况,官方没怎么说。

但从韩国媒体偷偷透露的消息来看,“美方对中方暂时停止对稀土进行管制这事表示高兴”。

其实早在4月初中国就动手了——对28家美国企业启动稀土出口管制,名单里有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诺斯罗普……都是响当当的军工巨头,军方的“饭碗”一下子被卡了脖子。

F35战斗机每一架都要消耗200公斤稀土,尤其是镝、钇这类“比较少但很关键”的金属。

美国的军工企业有87%的稀土是靠中国来提供的——这就跟把自家的门钥匙交给邻居,接下来还得央求人家给开门一样。

5月14日中国突然宣布暂停这项出口禁令90天,还说企业可以申请许可。

这一招既是兑现日内瓦谈判的承诺,也是施压与示好的组合拳,美方看似得了便宜,其实背后那根“10%的保留关税”还没拿掉,中方留了道后手。

从法律角度来讲,这一切都有着相应的规矩可循。

在中国的《出口管制法》第15条中,明确地表明了:稀土属于“两用物项”,这意味着它既可以用于制造手机,也能够用来制造导弹。

国家安全方面,说暂停那立刻就能暂停,说恢复也能马上就恢复。

这就好像按了暂停键可手指还在播放键上面——你要是听话我就不会有行动;你要是闹腾我马上就按下它。

济州岛不是随便挑的,韩国这次选址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的教科书级操作。

一来它不是中美的直接盟友地缘中立,二来它自己也在稀土链条上扮演着微妙角色。

韩国的半导体、汽车、电池制造,哪个不吃稀土?但它又在和美国谈能源、造船合作,啃着中餐喝着美式咖啡,说不纠结是假的。

韩媒的反应挺有趣,《朝鲜日报》说得较为文艺,它称“济州岛成了中美破冰之地”;而《中央日报》就实际得多了,说“韩国得赶快准备一些稀土,以防万一有需求”。

韩国在这次事件中的角色,就跟婚礼上的伴郎差不多——不会太显眼可也不能出错。

它不想非得站在哪一边,可又担心被晾在一边,只好一边帮着调解,一边偷偷地看桌子上的蛋糕。

稀土可不是仅仅两个字而已,它就像是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命根子,是军工、通讯、电动车、电池等领域的“暗中的原料”。

中美之间的这场“稀土战”,实际上早就对全球产生影响了。

美国方面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本土稀土供应链重建需要10年、2500亿美元。”这不是短跑,是马拉松。

不过眼下跑鞋还都没买全,特斯拉还有苹果这类民用领域的大腕儿也开始着急。

一听稀土管制给暂停了市场那是立刻有了动静:稀土价格涨了3%,镨钕氧化物一下子冲到了183美元每公斤。这波涨价跟“情绪性消费”是不是挺像的?

全球别的国家也开始自己想办法,美国跟沙特一起搞联合项目,打算在中东弄个稀土冶炼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在寻找矿产。

实际情况是中国掌控着全球85%的稀土精炼能力,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复制得了的。

你可以挖矿但没法炼;你可以买设备但买不到经验,中国在稀土这块不是“卖家”更像“工厂老师傅”。

济州岛的这次会谈,看起来就是一次普通的“例行沟通”,但实际上它可是中美从“针尖对麦芒”转变成“彼此交融”的一个标志。

中国就像是用稀土轻轻地那么一拨弄,美国就得把关税放松放松;美国想要摆脱依赖,可不管怎么使劲儿,都没办法挣脱这条链条。

未来的走向?没人能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会是最后一次会面,也不会是最后一场博弈,稀土是工具也是象征,中美之间的故事还远未写完。

你觉得稀土真能成为中美贸易的“终极武器”吗?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核实说明:本文时间线与数据引用自2025年5月12日至5月16日公开报道与官方声明,内容经人工整理,确保信息准确性。

免责声明:本文国际新闻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文中观点分析仅代表个人,无任何不良引导。因国际局势动态多变,信息会有时效性差异,本人已尽力核实,如有虚假或存疑部分,请立即联系进行删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权和配图问题,侵删。请读者理性判断,风险自担。

来源:老生常谈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