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联邦政府关门看起来很快就结束了,余震却往外扩。国会预算办公室冷冰冰地给出数字:损失180亿美元,而且接近一半不可挽回。账面上叫GDP损失,人头上面叫被砍掉的工时,黄掉的订单,断掉的信心,拖着不敢花的钱包。
这次联邦政府关门看起来很快就结束了,余震却往外扩。国会预算办公室冷冰冰地给出数字:损失180亿美元,而且接近一半不可挽回。账面上叫GDP损失,人头上面叫被砍掉的工时,黄掉的订单,断掉的信心,拖着不敢花的钱包。
根子在“产出没做出来”。几十万联邦雇员和承包商被逼着休假,电脑黑屏,车间阑灯,手里的活儿停下来;该付的钱不付,该批的事不批,公共服务突然就停了。老百姓捂紧口袋,消费往后放;企业不投资;外贸卡壳,签证排队,认证排队,审核排队。关门不是挂个“暂停营业”牌子,它才是连锁反应的开始。
华盛顿附近最常听见撞击声,一家会展搭建小公司接到政府机构展会订单,材料备好,工人排班到秋天旺季,老板盘算旺季后再招两个人。门一关,不审批了,款不给了,打电话就等通知。等系统恢复,旺季走了,订单黄了;材料款,人工费压账,现金流扛不住,裁了俩人,那团火小了不少。新墨西哥一家农业科技初生牛犊不怕虎,靠着农业部的科研资助搞种子改良,试验棚整晚灯火通明,等着拨款分批到账。关门拖了一个多月,播种试验窗口错过了,季度成果归零,合作方摇头走了,隔壁团队,机会一次,回不来了。
生活里也在变。弗吉尼亚阿灵顿挨着联邦机关,连锁餐厅老板看午市客流曲线一天天往下掉,“平常能翻三轮,那几周连两轮都难”,新菜先撤,扩招放着。服务员说老客人两份主菜一份打包。即便补发工资,气氛就变,外出就餐次数减少,大件消费延后,地方销售税随之下降,社区公园修缮项目被按下。
在产业链里也嘀咕,得州一个给军方供雷达零件的承包商,机床嗡嗡转,货发出,货款却在系统里打转转;采购部门趴窝,账期多出来两个月。公司背着银行贷款,老板去银行说明,拿了延期多付滞纳金,“不是不还,是卡着”。解释有用,成本真实。
金融市场不平静,波动率指数明显上升,基金经理忙着接客户电话,问题很简单,“要不要赎回?“会不会演成债务风险?”,债务上限、预算僵局的老担心又被翻出来。资金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政策的节奏一旦被扰乱,市场就会立即转入防守。港口的故事更直观:加州长滩港一批电子产品去欧洲,货装柜,等海关安全认证。审核人休假,流程按暂停,认证晚十几天,货到港经销商补货窗口已过,对方扣违约金,合同就在那,认了。
宏观层头被搅,美联储盯着通胀、就业、消费数据调政策,发是不发、发多少,也不好说真假疲弱,是不是关门效应,不是数据暂停键,判断也暂停键。财政这边账面上像是省了钱,关门的时候没花钱,不过之后得补发工资,付违约金,后面那笔会更大。治理信用打折扣,有评级机构点名:关门频率上升,财政信用评价就得变。话不多,料十足。
谁受伤更重?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合同工常常最先顶不住。华盛顿一个在联邦办公楼做保洁的阿姨关门那段停薪,房东催租,就向亲戚借,说“过两天还”。不是她不用力,是系统按了暂停键。密西西比农村社区诊所不打疫苗,家长带着孩子跑几十公里到别处,队排到门外,医生说:“尽力了,但人手就这么点。“
这些具体的失去叠在一起,就是所谓的“近半不可复”。旺季错过就错过了,试验窗口不等人,客户的货架不会空着等你,资金的风险偏好也不会因为一句“我们回来了”就立马变回来。经济是连贯的,制度上的卡顿,打断的不仅是当下,更是后面的时间线。
这笔账谁来埋单,几乎人人都要出一份力。联邦雇员少拿钱,以后补回来,可消费心态变了,承包商财务成本升高,银行多收滞纳金,地方税收下滑,公共项目预算再挪,店主扩招没了,员工加薪也难说。看不见的损失是信任,是“制度能稳稳运转”的预期。
外面的压头也是一点点堆积起来的,有人传闻11月1号起,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所有货品再额外收100%关税,没有看到官方权威公开文件证实,真假还得等官方说。但是美国这边被关门拖得气喘吁吁、居民消费也转弱是现实。对中国出口企业,特别是纺织、家具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挑战是真实的,订单下滑,利润被挤,资金链更紧。客户先压价、再谈交期、最后问能不能分批走货,项项都是韧性。
不是第一回,怕也不是最后一回。预算一成不变,国家机器就得“停摆”。关键是制度,改革预算的程序,设一个应急基金,条件一出现就自动续约,别把公共职能当作博弈筹码。把这种内耗搞定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以后再也不用过被生活打断的生活。
关门结束但影响仍在行走。预算既关政治又关民生。把规则修到位,把预案做扎实,留点应急缓冲带,让数据不缺,服务不停,付款不拖。经济的根不需要口号,经济需要的是稳稳当当,可预期的运转。
来源:卢先生真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