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壶”里的救赎——莫德尔任德军西线总司令的18天(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01 05:03 1

摘要: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纳粹德国陷入了东西两线作战的绝望境地,败局已定。在结束了滩头的战斗之后,盟军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向着法国内陆挺进,他们在7天之内就占领了 整个布列塔尼半岛。希特勒不甘心失败,急令展开“列日作战”,用8个装甲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纳粹德国陷入了东西两线作战的绝望境地,败局已定。在结束了滩头的战斗之后,盟军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向着法国内陆挺进,他们在7天之内就占领了 整个布列塔尼半岛。希特勒不甘心失败,急令展开“列日作战”,用8个装甲师的兵力向莫尔坦地域的美军发起了反击。这次反击是在没有制空权的状态下实施的,因而,最终演变成为一场毫无意义的自杀行动。

盟军最高统帅部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战机,艾森豪威尔下令美军第7、第15和第5军协同英军第8、第30军及加拿大的第2军,从南北两面实施钳形夹击,意图将西线德军的主力围歼在法莱斯地区。按照部署,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加拿大军沿着卡昂至法莱斯公路及其西侧发起代号为“总体作战”的突击;与此同时,巴顿集团军的第15军等部队则掉头北进,形成合围之势,诺曼底战役中最著名的“法莱斯口袋”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1944年8月14日,艾森豪威尔同意结束了巴顿将军及第3集团军的“秘密状态”,这样,盟国的媒体上充斥着巴顿及其部队胜利进军的消息和对他们辉煌业绩的颂扬。美军第12集团军群(辖第1、第3集团军,司令为布莱德雷上将)从南面,英军第21集团军群(辖英国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司令为蒙哥马利上将)从北面对德军约20个师(含5个装甲师)约28万人形成了合围。

1944年8月,英国军队进驻法莱斯

而在另一个作战方向上,美法联军组成的第6集团军的部队按照“龙骑兵计划”,在法国南部的土仑实施了第二次登陆,仅以牺牲了95人的代价就撕开了德军的防线,向着纵深推进。法国南部的德军已然是土崩瓦解,纷纷投降。西线已然是胜利在望了。

为了挽救崩溃在即的西线,希特勒派出了他最好的防御将军--有着“救火队员”、“防御之狮”等众多美誉的莫德尔元帅。当时,莫德尔刚刚在东线拦住了朱可夫在波兰的凌厉攻势,上演了“救赎的奇迹”,挽救了兵败如山倒的中央集团军群,被希特勒称赞为“东线的救星”。因此,希特勒有理由对莫德尔寄予更多的厚望。行前,希特勒亲自授予莫德尔“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并赞扬说:“如果不是因为你,俄国人也许已经进入了东普鲁上,甚至是兵临柏林城下;现在,西线在等待着你……”

银制“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是第三帝国一种高级别的荣誉勋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计只授出了27枚这样的勋章,莫德尔元帅是第17位荣获者。希特勒殷切期望着莫德尔能续写东线的辉煌,成为第三帝国的“西线消防员”。

法莱斯口袋:沸腾的“开水壶”

诺曼底战场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法莱斯地区,整个就像一口煮沸了的“大锅”。盟军方面虽然优势明显,却也在不断地犯错。8月13日,布莱德雷错误地命令巴顿不得越过法莱斯--阿让唐战区的分界线。8月14日,盟军根据“超级机密”(“艾尼格马”密码机)的情报,误判德军主力已经逃离了法莱斯地区。于是,布莱德雷下达了留下2个师的加拿大部队在阿让唐,其余部队向东北方向追击德军的错误命令。遵循着这一错误命令,巴顿的美军向东北追击去了,从而削弱了盟军封闭“法莱斯口袋”的兵力。

诚然,总态势对德军是很不利的,因为加拿大第4装甲师已拿下了法莱斯,加拿大第2步兵师则推进到了法莱斯北部的森林。某些死硬的德军单位仍在殊死地抵抗着,譬如,党卫队第12希特勒青年师虽然当时仅剩下40辆“黑豹”式坦克和13辆IV型坦克,但该师的青少年士兵大都狂热崇拜着希特勒,面对着盟军600辆坦克的进攻,他们英勇无畏地进行着反击,许多装甲步兵身负着炸药,跳上盟军坦克与之同归于尽……据称战役中他们至少摧毁了250辆盟军坦克。

8月17日这一天因为天气晴朗,盟军飞机便蜂拥而至,集聚在法莱斯上空。德军已完全丧失了制空权,盟军飞机肆意地射杀着地面目标,撤退中的德军人仰马翻,尸横遍野。

莫德尔乘专机飞往西线时,带来了希特勒的手谕。手谕上希特勒陈述了汉斯·京特尔·冯·克卢格元帅被解职的理由,因为克卢格已进行了几个星期的紧张工作,需要休息了。

克卢格元帅,走在他身后的是莫德尔大将,本图摄于东线中央集团军群任期内

据史料披露,克卢格被解职的真实原因是受到了“七·二零”事件的牵连。盖世太保在调查刺杀希特勒的阴谋时,辨别出在1942一1943年克卢格担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期间,中央集团军群有一个反抗希特勒的核心,反希特勒联盟的领导者之一海宁·冯·特莱斯科夫炮兵少将曾任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参谋长。1944年8月15日,希特勒试图联系克卢格,但克卢格恰巧去了前线视察。由于通讯中断,希特勒始终都找不到克卢格。多疑的希特勒遂得出了结论,认为克卢格企图与美军商谈投降事宜,借此解除了克卢格的职务。

莫德尔抵达了西线德军司令部所在地法国的达拉洛希古扬。作为莫德尔的前上司,克卢格被这突如其来的解职搞得晕头转向,他担任西线总司令的职务也仅有44天而已。在莫德尔暂时离开时,克卢格指着作战地图对自己的参谋长叹息道:“我的名誉全在阿弗朗什!……现在,我全完了!”

早在7月17日,B集团军群总司令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遭遇空袭受了伤,现在虽然已经伤愈,但也涉嫌“七·二零”事件在接受调查,因而B集团军群司令一职空缺。也许由莫德尔、隆美尔两位名将来联袂指挥,德军在西线形势会好一些的。莫德尔当时却觉得无此必要,他认为“自己可以通过采取果断的措施恢复态势”(见蒂佩尔斯基希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因而,莫德尔当仁不让地再一次一个人身兼两职了(在东线莫德尔曾多次身兼数职)、即西线德军总司令兼B集团军群总司令,莫德尔成了西线权力最大的人,声望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顶点。

尽管重任压肩,莫德尔元帅却自信满满。不过,莫德尔的乐观显然是有些盲目的,他面对的是一个行将崩溃的局面:加拿大军队正在控制法莱斯城,少数党卫队士兵的顽抗已经无法改变城池即将丢守的事实。据统计,莫德尔的B集团军群在册人数有159000人,243名指挥官,3630名军官,而实际人数没有人搞得清楚。此前希特勒不识时务的“莫尔坦反攻”已把德军大量的装甲坦克给葬送掉了,B集团军群的主力第5装甲集团军处在了崩溃的边缘。譬如,新组建的埃贝巴赫装甲集群(后改称第5装甲集团军)70辆坦克面对着盟军300辆坦克、22个炮兵营和2个步兵师;第9装甲师打到只剩下了10多辆坦克和一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截止到8月17日,盟国在欧洲大陆有1873609人,车辆394819辆。

前一天,第7集团军参谋长鲁道夫·冯·格斯多夫男爵上校制定的撤退计划得到了希特勒的认可。而此时希特勒则梦想依靠着莫德尔的天才,在不放弃一寸土的前提下将局势稳定住,扼守法莱斯这个“角形堡垒”,阻止盟军渡过塞纳河。因此莫德尔元帅踌躇满志地遵照希特勒的最新旨意废止了克卢格的撤退命令,任命第7集团军司令党卫队总指挥保罗·豪赛尔来指挥“法莱斯口袋”里的全部军队,命令各部尽量长时间地坚守。施派达尔后来回忆说:“他(莫德尔)开始了他的工作,像冯·克卢格一样,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第一个命令是继续在南部进行抵抗,这样是把兵力往法莱斯口袋里塞啊。”

鲁道夫·冯·格斯多夫上校

17日的晚上,莫德尔在B集团军群司令部看见了装甲教导师师长弗朗兹·拜尔莱因(将军正准备离开别墅。于是莫德尔问他:“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来是想告诉克卢格元帅我先走了。因为我的师剩下来的人很快就要从前线撤下来进行休整了。”拜尔莱因少将回答说。

“亲爱的拜尔莱因,在东线,各个师都是在前线休息的,以后这里也一样。你和你的部队就在原地待命。”莫德尔元帅回答说。

兵败势同于山倒,致命的“法莱斯口袋”正在被封闭着……莫德尔的坚守命令无法打动麾下挣扎求生的意愿,及坚定不移的撤退步伐。显然,莫德尔个人的能量与西方盟国超出十数倍的军事优势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莫德尔也很快地读懂了战局,他知道局势已无可挽回。莫德尔从来就不是一个屈从于希特勒命令而消极固守的人。于是,他打电话给希特勒,提出“关于西线情况十分严重的报告是正确的”的看法,请求希特勒批准第7集团军和埃贝巴赫装甲集群立即撤退。这是前任克卢格元帅一直以来希望做却做不到的事情。一番争论之后,希特勒终于被说服了,批准了B集团军群的撤退。西方学者认为,莫德尔说服希特勒同意撤退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当时“法莱斯口袋”里囊括了德军在西线的几乎全部装甲部队和众多重要军用资源,如果再不及时撤退,纳粹德国的西线就将彻底地毁灭掉。这一决定虽然有点晚,但至少拯救了13万德军的生命。

因而,冯·格斯多夫男爵上校的撤退方案又一次被提了出来。传奇人物格斯多夫上校是反对希特勒的密谋分子之一,他是少数几个躲过了“七·二零”事件后的“报复潮”活到战后的人之一。格斯多夫上校最出彩的是曾计划在1943年3月21日的一次缴获俄国武器展会上与希特勒同归于尽。当时因为克卢格元帅外出开会,莫德尔代表他出席了一年一度的“英雄纪念日”,在随后举行的武器展览会上,莫德尔多次试图让希特勒停步参观,在不知不觉中几乎协助了格斯多夫上校的行刺图谋,但希特勒鬼使神差地拒绝留步,在炸弹被引爆之前匆匆离去了。格斯多夫上校的另一项“历史伟绩”:他是揭露苏军在波兰卡廷大屠杀的始作俑者。

按照撤退计划,莫德尔命令部队立即从奥尔尼河开始撤离,向塞纳河全面撤军。保罗·豪赛尔将军明白,要执行莫德尔元帅的撤退命令,先决条件就是从加拿大军手中夺取莫尔塔克斯、考利考夫地区。莫德尔仔细地研究了地图,他认同了要确保B集团军群的退路,就必须要控制两个战略要点:第一个是奥梅尔山的制高点,另一个是尚布瓦的十字路口。于是,莫德尔动用了手里所有能动的装甲部队(含党卫队第2装甲军)发起了反击,拼力攻打法莱斯和阿让唐的这两处战略要点,希望能尽可能长时间地阻止美军与加拿大军队的会师。

德军以惯有的顽强拼死地抵抗着盟军压缩包围圈的行动,尤其是在阿让唐附近,德军按纵深、按梯次布防,扼守着法莱斯与阿让唐之间的狭窄走廊两翼,竭力阻止盟军的装甲部队进攻,不让留在半合围圈的德军被完全隔离,以保证东撤线路的畅通。同时,为了掩护退却专门部署了几个步兵师,有两个师是从第15集团军抽调来的,战斗力尚可一战。战斗中充满了杀戮的血腥,在圣兰伯特(有一辆德国的黑豹坦克击毁了14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直到一名勇敢的盟军中尉冒死爬上坦克,朝炮塔内扔了枚手榴弹才终结了这辆德国坦克的顽抗。

处于攻势西路的英军在向德军步步逼近,尤其在加拿大军东面的波兰第1装甲师一个1800人、87辆坦克的战斗群攻占了奥梅尔(262号)山头,这对德军来说是一个非常要命的占领。因为自此,波兰军占据着奥梅尔山顶,既可用自身的火力拦截,也可以呼唤远程炮火、空中轰炸来扼杀掉试图从山岭另一侧突围的德军纵队。

在加拿大第4师、波兰第1装甲师努力地从地面封闭着缺口的同时,特兰、尚布瓦和圣兰伯特之间的这条“死亡公路”遭到了英国皇家空军第2战术空军和美军第9陆军航空队的轰炸机毁灭性空袭。这条公路上的两个十字路口和两座桥梁,更是成了轰炸的重点。

企图从法莱斯缺口涌出,而散布在开阔地上没有任何掩护的德军部队遭到盟国空军无情的扫射与轰炸,成百上千的德军沦为空中火力的牺牲品。这一天,英国皇家空军第2战术空军在报告中声称摧毁了德军1159辆军车,损坏1700辆,同时还摧毁了124辆坦克,破坏了100辆坦克。同一天,美军第9陆军航空队声称的战果是摧毁德军400部车辆。

8月19日上午9时,350门盟军火炮对法莱斯中心地区开始了长时间、不间断的炮轰。加拿大军在迪沃河上游河谷及其以东实施了新的进攻。美军第15集团军与加拿大军队在特兰会合;美军第90师第359步兵团向着尚布瓦前进,与波兰第I装甲师第10骑兵团建立了联系。到黄昏时,“法莱斯口袋”被完全关闭了,12个德国师(其中5个装甲师)被合围了。

1944年8月19日,德第84军军长奥托·埃尔菲尔德炮兵中将在圣朗贝尔河畔被盟军俘虏

8月19日晚上,党卫队总指挥豪赛尔组织5个装甲师的残部朝着东北方向突围,企图为步兵们杀开一条血路,但事实上已经无路可逃了。不久,豪赛尔即被弹片炸伤了脸部而被迫离职。8月26日,豪赛尔在病榻上获得了宝剑橡树叶骑士勋章的奖励。第7集团军由汉斯·丰克男爵将军来接替指挥,几天后,丰克将军也受了伤。就这样,德军第7集团军从诺曼底登陆战开始后,先后经历了5次换将。“法莱斯口袋”里的德军改由党卫队总指挥约瑟夫·迪特里希来指挥。

也是在8月19日这生死攸关的一天,离任的德国元帅克卢格在返回柏林的途中抵达了克莱蒙顿阿尔贡附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卢格曾在这里战斗过。

克卢格元帅在一棵树下吃完了午餐。饭后,克卢格将一封写给他兄弟的信交给了自己的副官,然后便吞下了氢化物毒药,自尽在自己的座车上。曾经是希特勒身边的“红人加名将”、莫德尔的老上级--克卢格元帅就这样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留给希特勒的遗书中克卢格这样写道:“我的元首:当您接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在人世了……德国人民已经忍受了无数难言的痛苦,快下定决心制止这场毫无希望的战争吧!”

信件送到希特勒手中时,元首未做任何表示,只是命令悄悄地将克卢格的遗体埋葬。德国官方的新闻广播声称:“克卢格元帅因脑溢血而不幸去世了。"

对于克卢格元帅,古德里安在自传中是这样评价的,虽然带着些嘲讽和刻薄,因为他们俩是夙敌,但还是能反映出一些问题,“克卢格先生是一个勤奋的军人,一个小型战术家,但他对装甲部队的机动运用一窍不通,凡是我看到他插手的地方,那里的装甲兵团的指挥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他是个零敲碎打地使用部队的大师……仅有的一点机动部队就这样最终被葬送掉了。”

克卢格的坐驾,他最终自杀在这辆车上

德军在拉洛什的司令部遭到了巴顿先头部队的袭击,枪声响起后,莫德尔才匆匆撤离。但莫德尔元帅没有放弃努力,次日,他从第15集团军编成内调来3个装甲师,企图驱逐奥梅尔山上的波兰军队。波兰第I装甲师人数虽少,伤亡也很大,但士气高昂,他们守在山顶岿然不动。虽然德军未能突破合围圈,但是仍有一些德军部队和打散的士兵趁着莫德尔的这一次进攻突围成功了。在杜恩与张波斯之间,德军第2装甲师残部终于击退了加拿大军队的封堵,打开了一条走廊,大约有6个钟头之久。

B集团军群的报告中这样记载着:“经过一番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有40%-50%五十的被包围我军幸获突围,并与党卫队第2装甲军会合。”第5装甲集团军(包括党卫队的帝国师、霍芬斯陶芬师等)由于机动性较强,较为完整地逃出了包围圈。

直到最后几个小时,仅有的2条乡间小道挤满了德国两个军团的坦克、汽车、马车和人员,谁都想乘着天气恶劣盟军飞机无法出动的良机,拼命地外逃。此时,建制完全被打乱,变成了毫无秩序的逃跑,局面非常地难堪。“又有数千名德军成功地突围了”,不过,更多人和装备被盟国空军给消灭了。

按照波兰第1装甲师师长马泽克·斯坦尼斯毛采克少将回忆录里的说法,他的部下报告,截止到8月22日,波军在法菜斯作战中伤亡了1441名,包括325人死亡(21名军官),1002人受伤(35名军官)和114人失踪。战果是俘虏了5113名德国士兵(而另一名波兰军官斯基宾斯基则称俘虏了5650名德国士兵),包括1名将军(按斯基宾斯基的说法是一名装甲指挥官),4名上校,2 名中校和150名其他人员。

波兰第1装甲师师长马泽克·斯坦尼斯毛采克少将

没有突围出来的德军则挣扎在越来越小的包围圈中,任凭盟国空军、坦克和机枪的蹂躏。“法莱斯口袋”成了一.个可怕的"屠宰场”。德军军官海因茨·占德林上校后来回忆说,他的大众牌汽车遭到空中扫射,他本人身受重伤幸运地成为盟军的战俘;冯·耶斯多夫少将在尚布瓦遭到1架P- 38闪电的扫射而被烧伤,他随后报告说:“(盟军的)低空攻击非常猛烈…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陆军部队和大炮几乎完全被低空攻击所摧毁了。”

一些德军实际上打出了白旗投降,但英国皇家空军以“因为盟军地面部队没有在附近”、“停火只会让敌人行动不受干扰”、“无法通知”等借口拒绝停火。台风式战机通常会在轰炸完公路上的车队之后,悠闲地拍摄那些在地面上焚烧的车辆和大炮作为一种休憩,而根本不用担心德国空军的报复。当他们完成这一切之后,喷火式飞机有时会滑行到低空,开始扫射那些遗体……天空中布满了如此多的英国、美国的战斗机、轰炸机,他们在排着队,投掷着炸弹……

直至8月21日,经过法国神父格里蒂·格罗德克的斡旋,包围圈内残剩的德军才获准放下武器投降。德军方面有大约5万人被俘虏,1万人战死,其中2个集团军司令负伤(施韦彭堡、豪塞尔),1个被俘,15个军长,师长被俘虏或阵亡。装备损失是有至少4000辆军车被毁,其中包括200辆坦克;后来,德国人伤心地把这次血腥的战役称之为“法莱斯开水壶”

莫德尔元帅指挥了“法莱斯门袋”最后几天的战斗,拯救出了部分的军队与装备。究竟有多少德军经由法莱斯缺口逃出,这已经成为军事史学家各执一词的问题。很多公开的资料表明,突围德军的数量显然庞大到足以让德军夸耀是一次“成功的转进作战”,因为从8月13日起,共有20万到25万德军及其装备经由法莱斯缺口顺利地撤了出来,称为德国式的“敦克尔克大撤退”也不为过。从这层意义上看,蒙哥马利自夸的“将成为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实际上是徒有虚名的。

“法莱斯口袋”中血腥的死亡走廊

莫德尔元帅被纳粹吹捧为西线的“救世主”,德国史学家把这次“成功撤退”看作二战中的一个“伟大成功”,认为它鼓舞着希特勒和德国人继续战斗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德军的成功很大部分是盟军的错误成就的。如果不是巴顿的集团军停止了前进,德国第7集团军、第5装甲集团军将完整地被围歼在法莱斯地区。那么,德军的西线也就整个地崩溃了,西北欧战争的结束期可能会比1945年5月提前好几个月。这次的放虎归山所付出的代价是接下来在德国国境边缘发生的几次战役中盟军伤亡惨重。

另外,为了阻止巴顿军团在塞纳河的突破,莫德尔还调动了第15集团军的另外3个步兵师。当时这种调兵,莫德尔是顶着巨大压力的。因为在纳粹最高统帅部的眼里,诺曼底战场上40个师的盟军仅仅是佯攻部队,另有子虚乌有的42个师暂驻在英伦三岛,他们一定会在加莱地区实施第2次登陆。形势是无可挽回的,增援的这3个步兵师显然是杯水车薪。在盟国空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德军被逐退到埃尔伯夫,勉强地堵截到了美军向塞纳河继续挺进的道路。(未完待续……)

来源:心如止水HJL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