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行业要洗牌!零申报彻底完了?大批卖家收到补税通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01 01:13 1

摘要:短信内容都差不多,说三季度自己报的增值税收入,比平台给税务报的少,让赶紧核实更正,不然10月27号征期过了要交滞纳金。

10月25号下午,跨境电商圈跟被泼了盆冷水似的,不管是做速卖通的还是亚马逊的,好多人手机都蹦出条税务局的短信。

短信内容都差不多,说三季度自己报的增值税收入,比平台给税务报的少,让赶紧核实更正,不然10月27号征期过了要交滞纳金。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今年6月国务院就说了,10月1号起所有电商平台都得把卖家的身份和收入信息报给税务局。

到现在为止,超过九成五的平台都交了材料,像亚马逊、TEMU、速卖通这些大平台,上个月中旬就提前通知卖家要报数据了。

我觉得平台报数据这步是关键,以前卖家报多少税全靠自己填,现在平台把真实收入一交,税务那边一比对,差多少一眼就看出来了,想低申报蒙混过关,基本不可能了。

不过卖家们也懵,有人说自己明明按销售额报了税,怎么还收到短信?还有人按回款金额报的,反而没收到,搞不清税务局到底按啥标准发的。

本来想是不是短信群发不精准,后来税务总局27号下午出来解释了,说就针对那些自报收入和平台报的差得比较多的少数人,九成中小卖家因为有税收优惠,基本不用补。

如此看来,税务部门这次是想精准监管,不是要一刀切,就是怕吓到太多人。

而且现在金税四期系统也跟上了,能实时跟平台互通数据,卖家的每笔订单金额、收款账户信息,税务那边都能看到。

以前可能还有信息差,现在数据全透明,想藏收入太难了。

就在征期结束前,还有不少亚马逊卖家收到补税电话,可这时候再改申报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每天交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这钱虽说一天不多,但积少成多也肉疼。

税务总局说九成中小卖家不受影响,但有些卖家还是犯难,核心问题不是补税,是没进项票抵扣。

有个卖家跟我吐槽,说要是按13%的税率全额交增值税,那点利润直接就没了。

你想啊,跨境电商看着销售额高,一天卖2000美金,三个月就超300万了,但物流费、平台抽成、采购时的零散支出,好多都拿不到进项发票,没法抵扣税款,这不等于白干吗?

还有人说自己习惯了“买单报关”,没有进出口资质,想申请9810、9710这些免退税政策都没资格,要是按内销标准报税,感觉跟国家鼓励出口的方向不太对。

这事儿得两面看,以前有些卖家靠低申报压成本,对那些一直合规缴税的卖家本来就不公平,现在规范起来是迟早的事。

但政策也得考虑中小卖家的实际情况,比如能不能给没资质的卖家开个绿色通道,别让大家一下陷入两难。

除了成本,卖家还有一堆实操问题没解决,有人买的二手店铺,连法人都联系不上,更别说找主体信息做合规了。

有人做铺货模式,手里有上百个店铺,总不能一个个去绑主体吧?还有小规模纳税人不想升级成一般纳税人,怕后续税务更复杂,可又不知道怎么应对。

甚至有做美妆的卖家,因为是敏感货,只能买单出口,想申请免税都没门路,这些问题不是靠一句“合规”就能解决的,得有具体的办法才行。

现在看下来,这次税务风暴其实是在重塑跨境行业的竞争格局。

以前靠偷漏税压价的卖家,现在要么花钱合规,要么被税务查处,路越来越窄;而那些一直老老实实缴税的卖家,终于有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查过一组数据,有个合规的头部卖家,这季度市场份额比之前涨了不少,就是因为有些不合规的竞品扛不住补税压力,直接退出了市场。

从政府角度看,这政策也能堵塞税收漏洞,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超10万家,年交易额过1.5万亿元,规范起来后,每年能多不少财政收入。

就拿深圳跨境电商综试区来说,今年1到10月的跨境电商税收,比去年同期涨了快一半,这些钱又能反过来补贴海外仓建设、优化物流,形成良性循环。

但对卖家来说,短期肯定有阵痛,比如要花时间学政策、找工具报税,还要承担额外的成本,但长期看,合规了才能走得远,不管是融资还是想上市,都得有干净的税务记录。

那卖家该怎么应对呢?其实也有具体的招,比如把税务成本提前算进定价里,别只看国内的税率,还要算目的国的税费。

比如欧盟的IOSS、美国的销售税,都得考虑进去,不然最后利润会比预期少很多。

还有人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降成本,比如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和中国有税收协定的国家设中转仓,合理减少整体税负。

更实用的是用科技工具帮忙,现在很多ERP系统都能自动采集订单数据、计算税负、生成申报表。

有个卖家说自己用了之后,申报效率比以前高了60%,错误率也降到1%以下,省了不少人工成本,这些办法对中小卖家都挺友好,不用花太多钱,就能解决大部分合规问题。

毫无疑问,全球税务都在变透明,欧盟的IOSS、英国的VAT数字化、美国的销售税统一申报,都是这个趋势,中国的政策不是孤立的。

对跨境卖家来说,合规已经不是选不选的问题,是必须做的事,虽然现在有些难,但早点建立合规体系,反而能在行业洗牌中占先机。

行业最终会走向“长期主义”,那些把合规融入经营的卖家,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围炉夜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