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以来的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广泛传播民法典知识,阐释民法典精神,5月14日,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帅之带队前往环县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系列活动,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让民法典走到群
2025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以来的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广泛传播民法典知识,阐释民法典精神,5月14日,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帅之带队前往环县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系列活动,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民法典宣传月
送“典”入企助营商 护航企业促发展
为了推进落实庆阳中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十六条举措”,吴帅之带队前往环县腾祥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和易事特数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实地参观了企业生产车间、产品展示区及办公场所,详细了解两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产业布局及未来发展规划,并就企业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民二庭干警围绕民法典中涉企纠纷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企业开展“一对一”法治体检,通过案例解读,讲解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劳动关系、债权执行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征求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提出针对性法律建议,引导企业提升诚信经营和风险防控意识,增强法律运用能力,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巡回审判进乡村 婚俗新风润民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移风易俗工作要求,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树立健康向上的婚恋新风,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民一庭以“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模式走进环县洪德镇,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让法治阳光温暖乡村角落。
2024年,小王与小李诉讼离婚。2025年年初,小王因婚约财产再次将小李及其父母诉至法院,一审判决部分返还,小王及其父母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承办法官发现该案在当地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教育意义,遂与当地村委会积极协调沟通,决定采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将庭审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同时以真实案例为教材开展普法宣传。庭审当中,法官认真倾听双方当事人诉求,从法律规定、人情事理等角度耐心释法说理,最终小王同意撤回上诉,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庭审结束后,法官趁热打铁,围绕倡导婚俗新风主题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法官结合农村婚约财产纠纷的常见情形,从维护家庭和谐、传承优良家风等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婚约财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剖析真实案例,树立正确的婚嫁观念和价值观。
守护生命安全线 编织责任侵权网
“免费搭乘顺风车受伤,驾驶人是否需要赔偿受害人?”
“被高空抛物坠物砸伤,应该找谁赔偿?”
针对群众关心的交通事故、产品责任、高空坠物、动物伤害等侵权行为,民三庭开展了侵权责任专题普法活动,结合生活中的案例重点详细讲解了与侵权责任编相关的法律知识,用热门案例向来往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引导居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诉讼服务“指尖办” 便民利企更高效
立案庭聚焦企业和群众高频诉讼需求,现场解读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填写规范,并用实例进行指引,案例涵盖买卖、借款等常见合同纠纷以及债权债务,劳动争议等民法典重点领域,帮助企业和群众规范诉讼材料。活动现场,立案庭干警通过“手把手”教学,演示“网上立案”“网上阅卷”操作流程,并针对电子证据提交、线上庭审等民法典新规进行答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庆阳两级法院准确把握民法典核心要义,审理了大量涉民法典适用案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全市法院以宣讲法治理念、宣讲法律规定、宣讲典型案例为重点,以“四提工程”为依托,讲好法院故事,传递法院强音,为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吴帅之介绍说:“全市两级法院能够充分利用自媒体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宣传载体,以宣传民法典为内容,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送法上门”“民法典进校园”“热点法律宣讲”等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全力推进民法典宣传活动进一步走深走实,让民法典真正走进社会大众、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沈明明 程娅婷)
来源:人民法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