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音勒芬的“朋友圈”,藏着中国精英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20:59 1

摘要:过去,高端=进口的意识深入人心,一旦国产品牌卖出高价便会被称为“背刺”消费者。如今,越来越多国产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升咖。

中国文化,正在悄悄影响着全球商业版图。

过去,高端=进口的意识深入人心,一旦国产品牌卖出高价便会被称为“背刺”消费者。如今,越来越多国产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升咖。

华为已经是高端科技产品的代名词;比亚迪已经成为巴西总统、约旦王后的爱车;在服装时尚圈,中国元素更是成了LV、爱马仕等国际大牌的灵感来源。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品牌的一举一动,已经反过来成了全球的风向标。

就在10月29日晚,广州夜空下,中国品牌比音勒芬以城市合伙人的身份,用一场中国高端时尚的千人大秀,献礼十五运,更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东方:

政商领袖、学界泰斗、艺术名家、体育冠军济济一堂,百业精英云集。

海心桥化作全长198米的巨型T台,成为当晚大秀开场的“超级模特”。广州塔“小蛮腰”也盛装出席,完成十五年来的首次换装。

央视春晚总导演杨东升操刀,央视新闻全平台直播、人民日报客户端同步呈现了这场视觉盛宴。

时至今日,比音勒芬集团的高端战略版图的根基已经稳固。人民日报亦权威认证,比音勒芬是中国高端运动户外服饰领军品牌。

数据层面,比音勒芬始终保持高增长趋势,2024年营收突破40亿大关,连续13年复合增长率超21%,远超国内同类品牌。

支线品牌包含:比音勒芬高尔夫、KENT & CURWEN、CERRUTI 1881、威尼斯等,覆盖全品类高端运动户外。

开启中国高端时尚叙事,以中国高端品牌的姿态走向世界,才是比音勒芬最大的野心。

以城市之名,

叩响中国高端时尚命题

服装品牌的大秀,向来是观察行业生态的最直观视角。

这些年,我们见多了这样的标准模板:斥资千万搭起悬浮舞台,镜头追逐着红毯上的闪光灯、T台上模特踩着高跟鞋走出未来感步伐,却让人无法记住,更鲜少触及品牌与行业、与文化的深层联结。

当大秀沦为拼明星、拼预算、拼营销的军备竞赛,服装本身的价值、品牌的精神内核,反而变得模糊。

作为广州本土成长起来的品牌,比音勒芬这次大秀,可以说是首次规模盛大的政企联合发起的高端时尚破局战。

从百业精英聚集的排面可窥见一斑。

这次「比音勒芬・广州之夜」千人大秀由央视总台主持人尼格买提、迟茜主持。

到场嘉宾从中国馆之父何镜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倪阳,到中国高尔夫女王冯珊珊;英皇娱乐总裁霍汶希;国际名模胡兵、李艾、金大川、游天翼、郝允祥、“现象级”模特陆仙人,无一不是所在领域的佼佼者。

这些来自政、商、学、艺、体的精英纷纷上身比音勒芬,用独树一帜的风貌彰显了独属于中国力量的精气神。

现场除了时尚秀,也紧扣十五运的主题:模特们身穿比音勒芬“五星战袍”,手持运动道具,是对运动健儿们的无声致敬;以及舞狮表演、广州剪纸、榄雕等传统技艺,都展现了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文化软实力。

「中产」向来是高端品牌的主要目标。

近几年,中产三件套不断变换重组,可谓铁打的中产,流水的品牌。我们不禁发问:到底是中产不长情,还是品牌本身根基不稳。比音勒芬通过对中产风格的底层构建,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解题思路:

高尔夫在欧美国家,毫无疑问是老钱运动。 “老钱”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继承了祖辈财富与名望的家族,他们生来就过着优渥的生活。

而更适配中国现实的,是新贵而不是老钱:他们低调、务实,靠自己的努力拼出一份事业,多是在艰难的环境下崛起的创一代。正如比音勒芬,也是创始人谢秉政先生一手培养起来的“新贵品牌”,所以双方才能有如此深刻的契合度。

1、20年前就聚焦高尔夫的战略前瞻

2003年,创始人谢秉政先生收购比音勒芬,首先就要面临品牌定位的大问题。

彼时,国际市场被欧美品牌垄断,国内品牌要么模仿西方设计,要么停留在基础功能层面。国牌多以渠道拉动、低价促销作为获客手段。

谢秉政说过:“我从不喜欢做别人做过的事。”

别人做低端,他就做高端——瞄准高尔夫细分市场,一走就是22年。而且亲盯每一件设计、每一处细节,只为做出适配国人气质的高端服装,让当年的“创一代们”穿出自信,穿出体面与优雅。怪不得有媒体评价“谢秉政就是中国版的拉夫劳伦”。但谢先生比拉夫劳伦多了民族情怀,多了对专业运动、产品品质的死磕精神。

谢先生本身就是高尔夫球爱好者,并且拿到过国际奖项。而比音勒芬的破局之道,就藏在他的专注和热爱里。据谢先生透露,曾经有段时间,他甚至把办公室搬到了球场,左手文件右手球杆,就这么在果岭上泡了一年。他对高尔夫运动的理解:“高尔夫是一项高度自律的运动,全程都是自己跟自己比,能锻炼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品质这一关,比音勒芬更是做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首先,比音勒芬坚持自主创新与研发,定义属于国人的舒适、优雅设计:2024年比音勒芬累计 190 项专利成果覆盖面料、版型、功能等全链条。以其核心专利 “新型 POLO 衫翻领领型”为例,5cm 领叶与 75 度领角的黄金配比并非偶然,而是通过 3D 扫描数万亚洲人脖颈数据后,精准匹配运动需求与穿着舒适度的结果——在比音勒芬广州总部,可以看到一件衣服要经历重重测试:色牢度检测、水洗外观检测、耐储存色牢度检测、起毛起球测试等等。

从面料的透气性、耐磨性,到版型的运动适配性,都力求达到专业级标准。

除了自主研发,比音勒芬也建立全球供应商合作体系:含世纪之布GORE-TEX、抓绒鼻祖Polartec、Outlast等,其中大多是PRADA、GUCCI、lululemon甚至NASA的同款用料。

2、“三高一新”的研发理念

中国精英的精神气,从不是外在的浮华标榜,而是 “向内求索极致、向外扛起责任” 的内在笃定。他们追求品质与品位的双重精进,这恰与比音勒芬的研发理念深度契合,更与高尔夫运动的精神内核同频共振。

从品牌创立伊始,比音勒芬就确立了“高品质、高品位、高科技和创新精神”的“三高一新”作为产品研发设计理念,对合作伙伴的筛选也比肩奢侈品标准,这份对细节的严苛,正是中国精英自律精神的具象化,如同高尔夫选手恪守规则、精准把控每一次挥杆,不妥协于瑕疵,不松懈于标准。

中国精英从不满足于现有成就,而是以持续投入突破技术壁垒,像高尔夫选手不断打磨技巧、挑战更低杆数般,在领域内开拓新高度,比音勒芬亦是如此。

新华网肯定比音勒芬是中国高端服饰标准的制定者。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4年,比音勒芬研发费用持续增长。据统计,目前比音勒芬拥有自主研发专利209项,参与制订了18个国家及行业标准。

同时,作为中国品牌的比音勒芬也通过持续投资战袍背后的“五星科技”,加码优才计划、业巡赛、锦标赛、精英赛等赛事生态......从产品、赛事到人才,持续推动中国高尔夫的发展。

3、连续12年助力国家高尔夫球队

比音勒芬在2025年才正式公开表达与国家队的合作历程,过去都是默默的投入。

2013年,比音勒芬就与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签约,此后连续12年提供专业赛事装备。

2016年里约奥运会,冯珊珊身着比音勒芬设计的首代五星战袍,一举夺牌,实现了中国高尔夫奥运奖牌零的突破。此后,从东京到巴黎,比音勒芬连续三代奥运战袍升级,成为中国高尔夫一路向上的“仪式感装备”。2028年,将继续陪伴国家队征战洛杉矶奥运会。

中国精英的圈层默契

藏在国牌崛起的时代叙事里

其实,中国品牌强国的征程从来不是孤立的商业叙事,而是一场文化自信、经济实力与精英认同的同频共振。

比音勒芬的故事,与华为、大疆、比亚迪等“国牌舰队”的集体突围交相辉映,共同书写中国品牌从跟跑者到定义者的壮阔图景。

中国品牌的崛起,本就是一部从努力跟随到主动定义的奋斗史。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是全球产业链的代工厂,中国制造等同于低价低质;2000年后,部分品牌尝试突围,却因缺乏核心技术陷入“伪高端”困局。要么模仿西方设计贴牌,要么用营销包装掩盖品质短板。

这一僵局直到近十年才被真正打破:国力跃升与消费理性觉醒,催生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硬核玩家”。华为以5G技术重写通信规则,大疆用无人机占领全球70%市场,比亚迪用新能源车改写百年汽车产业格局……它们的共同点在于,用自主创新完成了从“满足需求”到“引领需求”的价值跃迁。

借助这一时代的洪流,20年前就定位高端的比音勒芬终于迎来了时代的机遇:

它不仅用专业产品填补了高端运动服饰的空白,更以高尔夫运动精神,串联起经济崛起、文化觉醒与精英价值的底层共识。

中国精英的服装里,藏着民族的精气神。让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领域代表,穿着中国的高端品牌,自信地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

品牌与时代同频,商业与文化共振,中国品牌就能从生意进化为现象,从产品升维为符号。

中国品牌的强大,不再取决于规模与销量,而在于能否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归属。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价值革命中,比音勒芬们已经证明:

谁掌握了定义权,谁就将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金错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