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 智 寺 (二) - 千 佛 殿 的 壁 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8:41 1

摘要:圆智寺现存有大面积的壁画,主要存在前殿的千佛殿和后殿的大雄宝殿的墙壁上,据说有485平方米。现在先谈谈千佛殿的壁画。此殿之所以取名为千佛殿,就是主要因为在此殿殿内墙壁上绘画了从上到下共十层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的一千尊坐佛的图像。虽然是一千尊,但尊尊逼真、栩栩如

圆智寺现存有大面积的壁画,主要存在前殿的千佛殿和后殿的大雄宝殿的墙壁上,据说有485平方米。现在先谈谈千佛殿的壁画。此殿之所以取名为千佛殿,就是主要因为在此殿殿内墙壁上绘画了从上到下共十层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的一千尊坐佛的图像。虽然是一千尊,但尊尊逼真、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充分显示了构思和绘画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绘画枝巧。对此也不必多叙,只想主要谈的是筹划设计者当初为何要安排画千尊坐佛像这个议题,也就是画千佛像的用意是什么,能起什么作用呢?下面就从佛教的宣传、信仰者对佛教的信仰、与殿内雕塑佛像的设置配合、佛教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佛教文化艺术与古建筑融合方面谈一些粗浅看法。

佛教宣传方面。一千尊佛僧像,从数量上讲是多,从占墙壁面积来说是大。这样数量多面积大的佛僧图像群,也许首先就能很好地给人的视觉有很大的的冲击力和感受力,使观察者第一时间的影响就是从阔的角度讲感觉佛教领域的宽广与包容,从深的角度讲感到佛教理念的博远与精深。也许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起到引领人们对佛教崇拜的功能,也许这样佛教就能对人们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社会百姓角度方面。当人们看到数量这么多面积 这么大的佛僧图像,也许首先会对佛教产生优越威,会对佛法产生仰慕之情,会对佛教理念产生向往的积极性,尤其是看到这么多原来是世人也多变成佛僧,也许会感到佛界人人平等,没有贪穷、富贵和高低之分。也许只要对佛主佛法理令有一颗虔诚的心,坚持长久修行,去恶断邪,积德积善,大慈大悲,就能脱离苦难,就能去向西方世界,就能涅槃再世,轮度重生,利己利他,普度重生,等一等这些所谓的想法和观点,也许会无形之中认为墙壁上的佛僧就是自己的榜样,也许会对自己产生激励、促使和效仿的作用等?

殿内佛像的布设方面。千佛殿的佛像设置是"西方三圣"巨像的雕塑,即释伽牟尼,他是佛教世界的总教主,也就是教化佛徒和信仰者要弃恶从善、弃坏从好、积善积德,利己利他和普救众生的总教化师;东方药师,是主管东方世界的纯净与整洁,保佑人们克灾去病、身心愉快健康和延年益寿;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引领众生虔诚信佛,坚持按法修行,脱离苦海,进入西方乐园,重生再世,再获寿命与享乐的光明。而殿内千佛壁画的用意正好与"西方三圣"的功能相符合,"西方三圣"是教化师、承救师和引领师,而千佛像却是榜样,两者相辅相助,起到共同合力于对佛徒和信仰者们对佛教佛法的强化作用,特别是由于壁画数量多,占用了整个殿宇内墙壁的面积,更能充分体现这些作用。

佛教优秀文化传承方面。千佛 艺术,在唐朝时代已很流行。现在圆智寺庙宇,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而现存在寺庙,是明清时代的修缮版,明清时代距唐代已过千余年,寺庙的建筑虽然有些已不是原样,但千佛壁画这一佛教文化的优秀内容还是传承保留下来,这説明我们后人对我们的前人老祖宗优秀文化遗产有很好的传承脉络,说明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具有对古人的优秀文化精华和其它的经典一直具有传承、接受和古为今用的光荣传统。

佛教文化艺术与古建筑的融合方面。千佛殿是无梁殿,采用砖石结构的穹窿形拱顶,由于没有木质材料的障碍,券洞弧形又大又深,这就使整个殿宇内部空间增大,同时也增大了四周墙壁的面积。而砖石材料的墙壁,既干燥又吸光,利于颜料的着付与保存,这就为绘制壁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且,由于墙壁面积大,也为大面积绘制壁画提供了条件。而且,如果在大面积墙壁的殿宇中只画小面积壁画就显得空孤,而占用墙壁的大面积作画就显得建筑与装饰自然统一而协调,更显得千佛壁画使殿宇空间充实,显得壁画与殿宇内部空相适应与班配,再加上与"西方三圣"的雕塑结合起来,使得整个殿宇就是一座光彩四射的佛教殿堂,,充分显示了佛教传统优秀文化艺术与古建筑的枝艺有机融合,更充分表明佛教殿堂的设计者与殿宇的建造者具有相合相融思维智慧,同时也有实现这些相融合思维与智慧的高超的枝艺。

总之,无论从佛教宣传、佛教信仰者的信仰、殿内的佛教雕塑的结合,佛教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及佛教文化艺术与古建筑融合方面,千佛壁画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都应该值得赞揚。


圆智寺千佛殿


来源:博丰花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