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视终于想明白了,相声晚会不能在一棵树上吊到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1 18:30 1

摘要:如果说每年的春节都是央视春晚一家独大的舞台,那每年的元旦就是各家卫视电视台争奇斗艳的空间,在其他卫视积极邀请歌星和影星的时候,天津卫视高举相声大旗的做法不仅节省了成本还体现了天津文化特色,算是相当清醒理智的策略。

2025年10月末,天津卫视官方账号宣布,《相·见欢—2026天津卫视新年相声晚会》开启录制,将于2026年1月1日晚在天津卫视播出。

对于这台晚会,广大网友和相声爱好者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这台晚会并非天津卫视春节期间举办的相声春晚,而是一台元旦期间播出的相声晚会。

其次这台晚会邀请了马志明、姜昆、戴志诚、高晓攀、李菁、盛伟、金霏、陈曦等二十多位老中青三代相声演员参与了录制。

如果说每年的春节都是央视春晚一家独大的舞台,那每年的元旦就是各家卫视电视台争奇斗艳的空间,在其他卫视积极邀请歌星和影星的时候,天津卫视高举相声大旗的做法不仅节省了成本还体现了天津文化特色,算是相当清醒理智的策略。

对于天津卫视这台相声晚会,笔者想说的是,他们终于想明白了,相声晚会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到死。

相声春晚算是天津卫视近些年开发出来的一个新招牌,但在过去几年里却经常出现不同的质疑声音,原因就是相声春晚从演员到节目基本上都被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给垄断了。

天津卫视作为一家直辖市卫视,却让一家来自北京的娱乐公司垄断一年一度的相声春晚舞台,既不能体现“天津”也不能体现“相声”更不能体现“晚会”,更像是一家北京某娱乐公司举办的年会。

也许是天津卫视着眼于德云社的资本规模,也许是天津卫视迷恋于德云社的粉丝经济,让德云社垄断相声春晚不论是从经济利益考虑还是从流量问题考虑,似乎都是一个性价比不错的生意。

如果天津卫视是一家私营公司,他们这么做当然无可厚非,但天津卫视恰恰是承担着宣传天津责任的直辖市电视台,是天津全体人民的宣传阵地,就这么华丽丽让一家北京娱乐公司垄断全年最大的舞台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也就是这种垄断带来的争议,让天津卫视相声春晚在近几年受到了不少批评,更要命的是,他们期望德云社粉丝带来的收视率也没有什么起色,依然每年被北京卫视春晚收视率牢牢压制而且差距还不小,和辽宁卫视春晚更是差距巨大。

2025年天津卫视相声春晚打出了“京津冀过大年”的旗号,让人以为天津卫视终于开窍了,结果带来的却是换汤不换药的又一台“德云春晚”,这种做法就有些开玩笑了,实在对不起直辖市电视台的名号。

再有一个,如果一家直辖市电视台把每年最大的舞台和一家娱乐公司牢牢捆绑在一起的话,似乎也是一个存在风险的做法,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相声晚会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到死。

终于在2025年底,天津卫视这才想明白,推出了一台真正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相声晚会,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姜昆代表北京相声,马志明代表天津相声,高晓攀、金霏、陈曦等人代表河北相声,他们和其他演员一起则代表了相声行业和相声艺术。

为什么天津卫视特意选择姜昆和马志明作为这台晚会的代表人物呢?这中间其实颇有想法。

姜昆和马志明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拥有这个身份的相声名家在全国只有四位,另外两位是2025年刚刚入选传承人名单的赵炎和常宝丰。

由姜昆和马志明代表天津卫视相声晚会,可以体现本台晚会的“非遗”元素,同时也是对相声前辈的致敬和对相声传承的尊重。

在相声传承体系上,姜昆不仅可以代表侯宝林还可以代表马季,马志明则代表了马三立,在他们背后则是风格不同的北京相声和天津相声以及现代相声和传统相声。

虽然都是相声,但北京相声和天津相声存在风格上的极大不同,北京相声比较注重创新,作品紧跟时代,在电视相声时代一枝独秀。天津相声比较注重传统,作品贴近生活,在小剧场相声复兴的时代颇受欢迎。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个别相声明星和团体的恶意炒作影响,相声行业存在一些对立情绪,在互联网上甚至还诞生了一种倾向于庸俗、低俗、媚俗的论调,认为“相声就是图一乐”,荤段子、伦理哏、屎尿屁才是相声的精髓,这些糟粕给相声行业和相声艺术带来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2026天津卫视相声晚会把北京相声和天津相声的代表人物姜昆和马志明请到一起,让他们带动更多相声演员,这个做法有利于相声行业加强团结,更有利于相声艺术良好氛围的打造。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天津卫视在2026年元旦推出一台真正的相声晚会,也许意味着他们依然会在2026年春节继续推出一台被垄断的公司年会。

不管天津卫视是否继续让娱乐公司垄断相声春晚,至少从2026天津卫视新年相声晚会这件事上能够看出来,天津卫视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文艺方针的道路上还是取得了进步。

来源:我就是个码字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