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在社交平台X上发表声明,措辞强硬地表示:“巴基斯坦仅需动用其全部武库中的一小部分,就能彻底摧毁塔利班政权,并将他们赶回藏身的山洞。”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的警告言犹在耳,伊斯坦布尔的谈判桌上已空无一人,唯留战争的气息弥漫。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在社交平台X上发表声明,措辞强硬地表示:“巴基斯坦仅需动用其全部武库中的一小部分,就能彻底摧毁塔利班政权,并将他们赶回藏身的山洞。”
这一威胁性言论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新一轮对话“未能达成可行的解决方案”后发出的。
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长阿陶拉·塔拉尔在同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本轮对话期间,巴方多次就“巴基斯坦塔利班”、“俾路支解放武装”等恐怖组织的跨境恐怖活动问题同阿方交涉,但阿方未就打击这些恐怖组织作出明确保证。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二轮会谈未能弥合双方分歧,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这是双方继10月19日在卡塔尔多哈达成初步停火协议后的第二轮对话,原本旨在巩固两国之间的持久和平与稳定。
谈判期间,巴基斯坦方面向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提供了大量证据,证明部分对巴恐怖袭击是在阿境内策动。
这些证据甚至得到了阿富汗方面及对话主办国土耳其、卡塔尔的确认。
然而,对话最终未能达成可行的解决方案。巴基斯坦方面指责阿富汗代表团“不断偏离核心议题,回避启动对话进程的关键点”。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谈判破裂的直接原因是双方在跨境反恐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巴基斯坦安全部门消息人士指出,塔利班一直不愿承诺遏制巴基斯坦塔利班,这是一个敌视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堡称该组织在阿富汗境内肆无忌惮地活动。
而一位熟悉谈判情况的阿富汗消息人士则表示,谈判因围绕该问题的“紧张交锋”而结束,阿富汗方面声称自己无法控制巴基斯坦塔利班。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在谈判期间曾向阿富汗发出“战争”威胁,他在25日的电视讲话中明确表示:“阿富汗想要和平。但如果我们未能在伊斯坦布尔达成协议,那将意味着公开战争。”
本轮外交危机源于近期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地区频繁发生的武装冲突,这些冲突已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这是2021年阿富汗塔利班掌权以来最严重的暴力事件。冲突始于巴基斯坦对包括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在内的多地发动空袭,目标是“巴塔”的头目。
作为回应,阿富汗塔利班对沿着长达2600公里的边界上的巴基斯坦哨所发动袭击。
10月15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政府分别发表声明,宣布将实施为期48小时的临时停火,为外交谈判创造窗口期。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关系经历了从盟友到对手的转变。
追溯到30年前,1994年阿富汗内战期间,巴基斯坦为构建“战略缓冲区”,曾全力扶持以普什图学生为核心的塔利班。
2021年8月,时隔20年塔利班重掌喀布尔后,巴基斯坦曾被认为是少数可能与其保持密切关系的国家之一。
然而,四年过去,双方关系不升反降,巴基斯坦的幻想彻底破灭。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紧张关系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俄罗斯等地区大国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近年来,俄罗斯与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2025年7月3日,俄罗斯大使德米特里·日尔诺夫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向穆塔基递交国书,俄罗斯成为第一个正式承认阿富汗临时政府为阿富汗合法政权的国家。
与此同时,美国虽然尚未正式承认阿富汗临时政府,但已与阿塔开展了一系列互动。
就在2025年3月,特朗普政府取消了对阿塔军事领导人、临时政府内政部长西拉杰丁·哈卡尼等三名阿塔成员高达1000万美元的悬赏通缉。
面对谈判破裂,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发出的战争威胁是否会被付诸实施,仍是未知数。
一方面,巴基斯坦在军事能力上拥有明显优势。巴基斯坦人口2.4亿,拥有核武、歼-10CE、“枭龙”战机等先进武器系统。
而阿富汗仅4000万人口,经济严重依赖国际援助,军力相对落后。
但另一方面,历史表明军事手段难以彻底解决阿富汗问题。苏联十年、美国二十年,皆未能在此地取得真正胜利。
若巴基斯坦发动地面进攻,不仅可能遭国际孤立,更可能激化普什图全民抵抗。
巴基斯坦的国防部长警告言犹在耳,战争似乎一触即发。但伊斯坦布尔谈判桌旁的空椅子也表明,外交解决的大门尚未完全关闭。
无论最终是战是和,动荡的巴阿边境已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而这也将是两国人民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来源:平顶山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