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恣意在中国最大的“乡”——新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7:22 1

摘要:坊间常玩笑说,中国北方尤其是中原,有几个地方,城市不大,名头却相当的浩亮。主要有:天下最大的“店”——河南驻马店,天下最大的“庄”——河北石家庄,天下最大的“坊”——河北廊坊,天下最大的“壁”——河南鹤壁,天下最大的“乡”——河南新乡。它们披挂着的所谓“最大”

潮新闻客户端 渠长根

坊间常玩笑说,中国北方尤其是中原,有几个地方,城市不大,名头却相当的浩亮。主要有:天下最大的“店”——河南驻马店,天下最大的“庄”——河北石家庄,天下最大的“坊”——河北廊坊,天下最大的“壁”——河南鹤壁,天下最大的“乡”——河南新乡。它们披挂着的所谓“最大”,倒不是指人多、钱丰、房阔、力大,而是在行政区划意义上,都是地级市,级别与权力不俗。看遍大中华,似乎真的再也找不出比它们更高大上的“店”“庄”“坊”“壁”“乡”了。

一、新乡有宝

对于驻马店,那没得说,一来大唐王朝一个平常驿站竟成集镇闹市,无数次迎来岭南荔枝送长安、博得妃子倾世笑,特别的从容、特别的卓然,61年前又幸福相遇,成为我的出生地,如今俺的老家。

石家庄,多次经过,也有不少于三四次进出,据说它既不是石家的庄,也不是石头堆砌的庄,一不小心跨栏越级、飞坐中国万千村“庄”的头把交椅,仅仅是源于它替保定成了燕赵河北的首府。

那个不是有玉而璧,而是因为仙鹤立其上,便成《诗经》“风”“雅”“颂”作品集群迸发地的鹤壁,路过说过,却从未入城拜访。

至于说,这天下最大的“乡”嘛,可有些与众不同。90年代初研究生毕业入职,第一次被领导公派外地出差,去的地方就是与单位所在地郑州一河之隔的新乡,落脚点叫河南师范大学,一个有关“两课”建设的研讨会。新世纪初,骐骥一跃、下了江南,再次因公返回中原,到的地方还是新乡,访问的对象也还是河南师范大学。这一次,印象比较深。组团来访,五六位一起,调研、学习他们在课程建设、学科发展、师资队伍等诸方面的探索与经验……十数年过去了,各位都还好吧?

又来新乡,东站有记。摄影/路人甲

金蛇曼舞的金秋时节,我又蜿蜒而至中国最大的“乡”。离杭州、到吉安、转庐山、过郑州,三天后,深夜下车东站,还没有弄清楚它既然叫“新乡”,那“老乡”“故乡”“旧乡”今何在呢,迎面走来的朋友就开始爆料新乡有宝,以富此来、以壮此行。

第一宝,就是镶嵌在“三代孤忠”“天下第一忠臣”——殷商太师比干墓园墓门上的四个字“殷比干墓”。风传这是迄今已经发现的孔子遗存人间的唯一一处文字真迹。朋友绘声绘色,说这四字传为孔子亲书剑刻,分两行两列,粗硬匀称、古朴典雅、端庄浑厚,颇有悲壮苍凉之感,显示出孔老先生敬老尊贤慕忠的诚挚与无奈。同意!2017年8月酷暑,自驾千余里到此瞻拜,我曾亲眼目睹过。关于墓门致祭台的“真迹”,在大殿的右侧有石碑予以说明,其中后人所立“孔子剑刻碑”上的文字更是亲切、凿凿:“春秋时期,孔子携弟子祭比干墓,亲用剑刻‘殷比干墓’四字,为目前所发现的孔子传世唯一真迹,清乾隆为之佐证。”

朋友又压低声音说,他听说孔子后人愿以亿元买下它,未及尺方的这块石碑。想一想,也有可能,毕竟是天下迄今已知孔子亲笔真迹,绝对无愧于“天下第一碑”,值!但是转念又想,卖,不可能。镶嵌在墓门上,如何撬得?怎敢敲得?这可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呀!

比干墓孔子真迹碑。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宝,牧野之战古迹。牧野,具体在哪里,已难确证,应该就是新乡脚下这一片土地的概称。这上面还有一座小小的山包,同盟山,也叫“革命山”,是周武王率师伐纣,举行战前誓师的盟台,和着牧野,共同演绎、承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革命”行为,开创了中国人革命的先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式呼喊,纯粹来自这片土地的启发。毕竟,之前“中国人”一直都是天命论者。

还记得那位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吗?倾情演唱了《一支难忘的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她就出生在这里,其名之“牧”,即为标记身世来源的意思,寄托着家人长辈望其不没家乡的希冀、教诲。

第三宝,明代潞王陵。位于新乡郊外凤凰山下,这陵寝宫园墓区,除了超越明代所有朱姓他姓一干藩王,而成规模最大之外,还有一个特异之处,也因此罕见为宝:潞王的陵墓规制,竟不如其嫔妃的高大威武。

民间传说,潞王离京南来河南卫辉就藩,尚在年幼,但却极其飞扬跋扈,因为与时任皇上万历神宗一娘同胞啊。皇太后觉得这样不好,为小儿子长远安全起见,选派贴身宫女赵姓女子作次妃,随来藩地。赵氏宫女与太后出身相同,起微而端恭,于是秉承太后旨意,格外谨慎,贤淑赤诚,一心一意照顾潞王,兼代皇后管教之责一二。

据说赵次妃不仅心善,而且貌美音甜、话软如意,善做思想工作,因而深得魔王般的潞王欢喜宠爱,当地百姓也是多得其惠,倍加赞许传扬。无奈红颜薄命,先自逝去。潞王虽然千般不舍,却也万般无奈,于是特命营建比自己的还要大的陵寝地宫,希望九泉之下,赵妃万安。这还不放心,又在陵墓左右两侧,专设丫鬟墓,以为四时陪侍和朝夕护卫。潞王对自己的这位妃子爱人,看来是真的情深义重、痛彻心扉了。

潞王陵地宫之上的宝顶。拍摄/渠长根

不过也有人说,本来潞王给自己建好了堪比神宗定陵的陵墓,以待百年静享,怎料次妃先亡,那就择地草草掩埋吧,无奈藩封范围内既无其它宝地可葬,又因太后不许慢待,加上当地一众风水先生领命四处勘察以后,异口同声说只有潞王您那座已成之陵寝风水最佳。于是乎,次妃入王陵安寝,后来潞王却进了小得多的陪墓相伴。老百姓感恩于赵次妃德惠,感动风水先生相互串通,糊弄了潞王。哈哈,本来我更愿意相信潞王的爱意绵绵、厚葬真醇,再听说这个民间版本里的憎爱分明,也乐意相信善恶之报了。

二、同学情谊

同学,是中国文化圈里具有特殊意蕴的一种人际关系。不管是哪种同学,“我想把秋天寄给你”“那一串火红,是我为你绽开的思念”“铃声响起,你却没有接,要知道那可是我翻山越岭的牵挂”“曾经有人偷看了我的听课笔记,并在上面留下了清晰的唇印,我知道到底是谁的亲吻让我痴傻了四年”……多少年过去了,时光不老、青春在握,再见面,仍可立马亲密无间,喝酒也完全多了一种碰杯共饮的生动与洒脱。

大中小学的同学,那是起码超过三年的天空同视和读书切磋;前期幼儿园的同学,懵懂着,却不乏后来长途跋涉中相互关照,推金山倒玉柱,间或执手相携度余生;大学毕业后,基于业缘地缘的各种培训班的同学,短者三五天,长则一年半载,也可以晨昏与共、乐山乐水,甚至换了帖子、扯了新证、入了新房,变成一生一世。这关联这交集这情意这友谊,同学,从此后,几乎再难清分。

抚今追昔、左顾右盼,各种同学,早早成为了友情成长地、故事原创地、笑话总控室。不是吗?哈哈哈。

豫北三天,新乡情深,路遇晚约、有缘而会,天高云淡、推杯换盏,诗酒烟茶、仰天长笑,一次次把同学如泉涌般洋溢到峰巅。既有几位大学同学促膝而谈,又有一位研究生同学不由念起,还有多位院长班的同学中聊问起,也还有一位高中同学悄悄地嗔怪起,至于说有没有初中小学的同学看着,说不清楚,幼儿园我没读过,自然没有孩童同学。

同学千姿百态、情切意淳,如泉似涌。走遍南北西东,各地同学分处,天佑神扶,各安其分、得水滋润、相得益彰。齐鲁泉城济南的同学,水漾年华,得见“寻寻觅觅”李清照和“我见青山多妩媚”辛弃疾,多赏花间婉约与豪放旷达同城异彩,何其幸哉;美酒自现、泉涌河流的河西走廊酒泉,那里的同学,虽说古人“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如今一直可以弯腰倾酒、举杯邀月,携手同奔大漠孤烟,真正的非逼仄人士所能及;东海泉州的同学,泉泉通连、声声相应、家家拾趣,很久很久以来就可以一日三餐用水自给自足,根本不用考虑元角分对于琼浆玉液的价值。一地泉流汇聚,无论高下曲直,或汩汩、或喷薄、或淙淙、或叮咚,神态各异,润泽万物生灵,令我们不得不感谢天造地设,感恩祖先开疆裂土。

若即若离,人生百态。拍摄/渠长根

在新乡,也有一个地方有泉,叫百泉。知道这个名字,原因有二,最初最根本最重要最亲切的原因,泉边有一位大学同学,女生,她与我们本科四年毕业后,就被组织分配到这里的“百泉农专”工作,一直到今天。不同的是,千变万化,最大的变化是这所“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后经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当下正在朝着“河南科技工程大学”的豪门奔去。

她和她的同事都说,百泉农专并非乡野后生小妮儿,出身高贵、血统纯正,是地地道道的从陕北延河边走来的大学!可不咋滴,曾经悬挂过百泉农学院(1958年)、百泉农业学校(1953年)、平原农学院(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1949年)、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1949年)、华北大学农学院(1948年)、北方大学农学院(1947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1939年)这些校牌徽记。

要知道,延安,那可是今日中国顶礼膜拜的地方;延河,则是改变中国色彩和命脉的文化流觞。如此南北一比,我这女同学几十年如一日,活跃在源自延安的大学里,必须而且一定是满满的自豪,让我最近二十年待在江南从大清国光绪皇帝的龙案走来的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多少有点儿遗老遗少感。

第二个原因是,去年红色文化研究领域发生了一件令人百感交集的英雄后事,与新乡有关。曾经被“万世一人”的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盛赞为“偏师借重黄公略”的红军军长黄公略的遗骸湮没80多年后终于找到了,托体在一座牺牲后被秘密安葬而且化名的平凡坟茔里。须知,黄公略,可是毛主席的诗词中唯一一位完整提及姓名的人民军队将领。他有一个女儿,叫黄岁新,新中国成立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被父亲的好战友朱德、彭德怀送到新乡百泉这里读书,当时读书的学校叫平原农学院。去年,不管是史学界、党史学界,还是红色文化领域,不管是学人还是大众,都曾为此参与、见证了一场关于理想与牺牲、后事与传承、坚守与命运的感慨与热议。

黄岁新女士(黄公略将军之女,中间站立者)在平原农学院大门前的留影(1952年10月)。图片来自赵长春先生文章

三、源于同学的网络化随想

关于同学,这次在中国最大的“乡”,还发生了两个有趣的插曲。其一,逗留在长大、读书、起步的故乡土地上,影片一样的场景,交织迭放着,如影随形,深深地感动着我。老家、老东家、奔驰的高铁、四十多天雨未停因而一定会载入方志的天气异相、亲人的呼唤、隔窗就能体察到的故乡的泥土芬芳、高中同学嗔怪“路过老家而不回家,就你了”……还有一位曾经一起醉卧杭州花丛的大学同学,点赞深夜畅聊的我和另外两位一直立足新乡的男同学:“谈笑风生茶水欢,风华正茂四三年。风车有风它就转,夜深有风难入眠。”他说的这个“四三年”,我理解就是四十三年前我们青葱着初识在郑州大学校园的光阴回望。弹指一挥间啊!老同学的欢聚,轻松着,激发出盎然诗情,激活了这位守护着中国最大的“峡”——三门峡的老同学夤夜又来:“想必此去看太行,红旗又谱新华章。霜降秋叶红胜火,同窗举杯邀山月。谈到楼静人又催,醉眼朦胧再贪杯。只恨相逢时光短,不让情谊入冬眠。”让我陡然生出河东河西那年那月的波澜。

离开新乡,祝福这里的同学、朋友、同行阳光普照。拍摄/渠长根

三个人青春般的聊天很广泛,无话不谈,不知怎地就说起了时下的抖音小红书,说起了又一位大学同学的网络文人雅趣,彼此会心而笑。他,爱发群,基本上都是自己走遍各地的见闻和律诗式的感悟文字。挺好,新鲜、真实、及时。边走边看、边看边写,自言自语,又忍不住分享给同样年轻同样不再年轻的大学同学。看得出我们这位同学已经真的“不惑”了。结果,就勾连出一个生动的画面,他在班级群里,被踢出又拉进、拉进又踢出,像极了同学聚会,划拳猜枚行酒令——你不行,我来,去去去;你不行,还是我来,来来来。如此推搡着、嘻哈着,无拘无束中,离开父母、相聚相识相守在大学四年的欢愉无间、轻松透心,一下子全都爆发了、再现了、复原了。

曾见过几行网络文字,纷纭同学相会,调侃着,却也不失真诚:“十年聚会,比谁混得好;二十年聚会,比谁挣钱多;三十年聚会,比谁功成名就;四十年聚会,比谁孩子孝顺;五十年聚会,比谁身体硬朗;六十年聚会,比谁能走着来;七十年聚会,比谁还活着。”是啊,不要说同学,亲戚、朋友、同事,时隔若干之后的再见,那肯定是要聊说问询的,至于说比与不比、比什么、比到何种程度,大家都不会特别刻意,没必要太过认真,当然也会因人而异。谁的青春不放光呢?又有谁的生活不是不曾不被“一地鸡毛”呢?我倒觉得,同学相聚只要守好一个底线、中国人爱讲的原则——“敬过往、爱当下、向未来”。如此所有的再见重逢,如此古往今来、纵横沧海,哪个还会再有褶皱呢?这便是插曲之二。

同学交往的话聊原则。拍摄/渠长根

其实,自媒体的时代,微信群的显著特征就是大家和而不同,最诚意的默契就是美美与共。大江南北、春花秋月,一簇簇的信息,屏满屏翻,我们可以不看、可以屏蔽,同样可以下载保存、唱和跟帖,但不宜轻易踢人,踢人,那玩笑就开大了,只要他不做商业广告、不骂人、不伤公秩良俗、不触红线,而且发送信息有节制有讲究有质量。世界很大,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刷屏浏览的方向、主题、偏好,做信息筛选的真正主人,“油炒菠菜、各取所爱”着、开机关机振动静音着,却无法且没必要斩断别人的付出与供给,也不该指责、诅咒网络建设的蜜蜂们,哪怕他酝酿的蜜不够甜,或者味道不合口味。

如果一定要用“踢”的尖锐碰人、整理天下,那最该被踢出去的人,是从不发言、从不贡献、只看不与、只取不予的潜水人。为啥你通吃,却一毛不拔呢?!

哈哈,网络,我们已经不陌生。但是,自媒体,我们还是有些焦虑。试想一下,三五百年之后,那个时候的宇宙人打开我们的手机,保不准要慨叹“他们好可爱啊”。

(2025年10月收尾的日子完稿于东海台州)

作者简介:渠长根,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漫步常有思,闲暇喜随笔,有随笔《从江南出发》、网文《走进时代深处》结集自娱。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