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热烈祝贺康圣环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联合在Frontiers in Oncology上发表一篇关于罕见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定病例,这是一例对达沙替尼和奥雷巴替尼双重耐药,SPECC1L插入e8a2型BCR::ABL1转录本伴ABL1 V379I突变的加速
热烈祝贺康圣环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联合在Frontiers in Oncology上发表一篇关于罕见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定病例,这是一例对达沙替尼和奥雷巴替尼双重耐药,SPECC1L插入e8a2型BCR::ABL1转录本伴ABL1 V379I突变的加速期CML鉴定的病例报告。
在此,分享文章大致内容如下:
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肿瘤,其特征是由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长臂之间发生相互易位t(9;22)(q34;q11),导致Ph和BCR::ABL1融合基因的形成。大多数CML病例都有一个编码210-kDa的BCR:: ABL1融合基因,由e13a2 (b2a2)和/或e14a2 (b3a2)连接产生。然而,在约2%的病例中,其断点在M-BCR区域之外或与ABL1外显子2以外的其他外显子连接,产生非典型转录本,如e1a2、e19a2、e13a3、e14a3、e1a3、e6a2、e8a2等。e8a2型 BCR::ABL1,迄今为止仅在20例病例中报道(表1)。BCR外显子8和ABL1外显子2之间的直接连接在融合位点第7位会提前产生一个终止密码子UAG,而某些序列的插入可导致框内e8a2转录物的形成。迄今为止,仅两例CML病例中报道了将SPECC1L基因序列插入e8a2 BCR::ABL1融合转录本中,并且在另外两例CML病例中发现了V379I突变。
表1 e8a2 BCR::ABL1融合转录本CML总结
α-IFN: α干扰素; CCyR: 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 CHR: 完全血液学反应; CMR: 完全分子学反应; DA: 达沙替尼; EMR: 早期分子学反应; F: 女性; FM: 氟马替尼; Hu: 羟基脲; IM: 伊马替尼; M: 男性; MMR: 主要分子学反应; NI: 尼洛替尼; NA: 不可用; PHR: 部分血液学反应; PMR: 部分分子学反应;
该工作描述了一个涉及三个关键分子异常的加速期CML病例:在e8a2 BCR::ABL1转录本中插入154 bp的SPECC1L外显子4序列,ABL1 V379I突变,以及衍生9号染色体der(9)上t(9;22)断点附近的缺失。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随后用达沙替尼和奥尼巴替尼治疗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最终通过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MMR)(图1)。
图1 TKI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髓细胞百分比和SPECC1L::ABL1/ABL1比值的定量变化
该工作首次报道一例携带SPECC1L插入的罕见型e8a2转录本伴ABL1 V379I突变的CML病例,患者对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奥尼巴替尼均耐药,补充了罕见型BCR::ABL1的耐药数据。常规BCR::ABL1检测阴性但细胞遗传学提示Ph染色体阳性时(图2),可通过全转录组测序、OGM、全外显子测序等技术排查罕见型转录本与突变。对携带罕见型BCR::ABL1变异的年轻患者,建议尽早使用二代/三代TKI与ABL1激酶突变检测。TKI耐药,haplo-HSCT或可作为有效治疗选择。该工作为罕见型CML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数据。
图2 (A) 核型分析显示典型t(9;22). (B) FISH使用BCR/ABL探针检测. (C) G显带中期相 (D) FISH使用 BCR/ABL双融合探针检测中期相, 表明BCR::ABL1融合位点位于22号染色体. (E) FISH使用位点特异性探针ASS检测到单个红点,表明ASS位点缺失
康圣环球的付菁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汤杨明医生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康圣环球的李鸿瑞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蓝梅医生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同时感谢贺艳丽、王润发、陈通、蒋莉、徐志洪、张海琴、周静,阮雪琴、王八连等也参与了部分工作。
点击查看论文详情
来源 | 特检中心细胞遗传实验室
撰文 | 付菁菁
审核 | 蒋莉
来源:动态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