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科技吃肉,高位科技吃面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16:45 1

摘要:但熟悉红竹观点的朋友,今天或许已经稳稳拿下 “大肉”——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早有信号的资金切换,今天之前红竹已经反复说过低位科技已有资金异动的迹象。

一、买在无人问津处

大科技全线调整,亏钱效应炸裂,全天3760家个股上涨,1553家个股下跌,跌停有17家,成交额2.3万亿。

如果你是近期高位追入科技股的,此刻大概率体会到了 “没吃到肉反吃大碗面” 的无奈;

但熟悉红竹观点的朋友,今天或许已经稳稳拿下 “大肉”——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早有信号的资金切换,今天之前红竹已经反复说过低位科技已有资金异动的迹象。

先明确一个关键信号:目前不仅沪指,创业板也已出现 30 分钟级别 2 个中枢的技术形态。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前期涨高的科技品种,即便短线可能还有零星活跃,但 “性价比” 早已不在线 —— 此观点在直播中已经复读机N多次了,从10月初就开始念叨了,而真正的机会,恰恰藏在多数人还没注意到的 “低位” 里。

其实过去一周,红竹一直在反复强调:规避高位科技,聚焦低位 AI 应用、低位软件、低位科技。

尤其是本周的【每周内参】,更是把这个方向作为核心主题重点拆解。而今天市场的走势,正是对这个逻辑的直接验证 —— 高位科技资金持续流出,低位科技板块集体爆发:Sora、AI 语料、智谱 AI 等 AI 应用端全线走强,福石控股、三六零等标的更是直接封板,就连【每周内参】里重点提及的低位 AI 应用标的,也全部大涨,甚至也有收获涨停的。

不过必须提醒的是:今天低位科技的爆发,可能还只是一个开始。就像当初大科技刚启动时,多数人也带着怀疑态度,直到行情疯涨才后知后觉。

如今低位科技刚被市场 “认可”,如果你错过了无人问津的时候,那么很多人或许还在观望 —— 但恰恰是这种 “不被普遍相信” 的阶段,后期反复震荡调整的时候,还会有不错的布局时间窗口。

当然,这并不是说前期大涨的科技股一定会立刻下跌,而是相比低位品种,它们的 “安全边际” 和 “上涨空间” 已经大幅收缩。

投资的本质,从来都是 “找性价比更高的机会”—— 当高位的风险越来越大,低位的机会越来越清晰时,该如何选择,其实已经很明确了。

接下来的市场,高位科技和低位科技直接会频繁切换,直至低位科技逐步走高。

总之,一句话,避开高位套牢盘密集的品种,才能在接下来的行情里真正吃到大肉。

来源:北京红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