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赋能 绿色生态添彩——宜兴志泉村涵养文明乡风的蝶变之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15:36 1

摘要:近年来,宜兴市高塍镇志泉村秉持“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绿色家园、涵养文明乡风”的核心理念,锚定乡村振兴的目标,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基层治理创新等各项工作,成功实现了从“英雄故里”到“文明样板”的精彩蝶变。先后荣获“宜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

近年来,宜兴市高塍镇志泉村秉持“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绿色家园、涵养文明乡风”的核心理念,锚定乡村振兴的目标,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基层治理创新等各项工作,成功实现了从“英雄故里”到“文明样板”的精彩蝶变。先后荣获“宜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等多项殊荣,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红色铸魂,夯实创建精神根基

志泉村的文明底蕴源自其深厚的红色血脉。志泉村原名鸦露栖村,后为纪念抗日烈士周志泉而更名。这里曾是太滆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支点,无数志士在此投身民族解放事业。为传承红色基因,村两委历时两年多,精心打造了革命英雄展示馆,以周志泉烈士的生平为主线,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及实物展品,系统呈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并同步收录本村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故事,成为“家门口”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4年10月,在周志泉烈士诞辰120周年之际,展示馆正式开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共同推动将其打造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红色文化传承融入日常肌理。村两委携手多部门共同举办了“粽香伴书香·端午话乡情”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青年代表以《烽火税魂》为引讲述红色故事,而作者单蒙先生捐赠的书籍则成为村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原创乡村情景剧《幸福来敲门》生动再现了新时代乡村的崭新风貌,剧中那句“乡村政策好,幸福来敲门”的台词,正是文明创建成果的生动写照。通过红色故事宣讲、烈士事迹学习等活动,爱党、爱国、爱乡的深厚情感在村民心中牢牢扎根。

绿美塑形,打造生态宜居文明家园

生态宜居是文明创建的重要支撑。志泉村以绿美村庄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人居环境。如今漫步村内,村道绿荫如盖,河道水清岸绿,呈现出“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宜人景致。按照《江苏省绿美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志泉村精准规划绿化布局,总计栽种乔木425株,村庄绿化覆盖率提升至36.8%,路网和水网的宜绿化率均达到96%以上,远超35%的标准线。在树种选择上,优先选用乡土长寿树种,打造防护林、休闲林等特色林带,并结合闲地荒地“见缝插绿”,实现了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的统一。

环境整治与长效管理同步推进。村两委制定了积分考核制度和洁美家庭评选制度,并建立了“文明行为银行”。每季度,对家风文明、环境整洁的家庭给予物质奖励,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通过实施垃圾集中处理、污水设施建设等措施,彻底解决了以往污水横流、垃圾乱堆的问题,显著降低了疾病传播风险,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2023年度,志泉村荣获“宜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2024年,再获“江苏省绿美乡村”殊荣,为文明创建筑牢了生态根基。

共治提效,涵养和谐向善文明乡风

基层治理创新为文明创建注入活力。志泉村搭建了数字乡村平台,整合了智慧党建、综治网格、智慧水产、居家康养等多个板块,将数字化手段融入村庄的管理与服务之中,实现了治理的精准化和高效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包粽子、送关怀等活动,将热腾腾的粽子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传递了邻里温情。此外,志泉村还定期举办文艺演出、趣味问答等互动活动,徐光耀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节目拉近了干群距离,进一步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

文明乡风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通过“洁美家庭”评选、文明积分兑换等一系列机制,村民实现了从“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的积极转变,爱护环境和邻里互助已成为新的风尚。革命英雄展示馆常态化对青少年开放,通过实地讲解和事迹分享,深刻厚植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使红色基因与文明素养得以代代传承。如今的志泉村,村民笑容更灿烂、邻里关系更亲密、村庄氛围更温馨,文明已深深内化为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志泉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依托红色文化凝聚人心,借助绿色生态优化环境,通过共治共享涵养乡风。未来,志泉村将持续建设和充分利用红色阵地,深化绿美村庄建设,丰富文明实践活动,使文明之花在英雄故里绚丽绽放,为打造强富美高的乡村交出更优异的答卷。(通讯员:张嘉鑫)

来源:吾日三省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