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本”没了,维嘉也消失了,再听见他名字,是去年秋天招商会后台,何炅冲过去一把把人抱住,镜头扫过去,那张脸瘦得脱相,观众第一反应不是感动,是惊悚:这人还能回来?
“快本”没了,维嘉也消失了,再听见他名字,是去年秋天招商会后台,何炅冲过去一把把人抱住,镜头扫过去,那张脸瘦得脱相,观众第一反应不是感动,是惊悚:这人还能回来?
能。
不仅回来,还一口气签下三家代言,拿到芒果新慢综的常驻席位,连播出档期都排在2024开年黄金档。
速度之快,像平台按了快进键,替他把两年空窗一键抹平。
可世上哪有真正的一键复原,后台的谈判桌才是隐形手术台。
先说代言。
家电和零食,听起来不高级,却全是现金流最稳的赛道,合约里加的那条“品牌背景调查”几乎把“怕再翻车”写在脸上。
报价直接砍到巅峰期的六成,甲方还一副“这是给你机会”的口吻,维嘉团队咬牙点头,先上车再说。
毕竟商场逻辑简单:数据可以回温,信任只能慢慢攒。
节目更现实。
《我们的美好生活》打着治愈旗号,其实就是“熟人局+田园流水账”,观众图个不费脑,平台图个安全牌。
谢娜、林心如负责带流量,维嘉的角色是“控场+情绪补位”,说白点,哪里尴尬往哪里递话。
第一期录制完,内部看片会给他打了B+,评语一句“节奏还行,别太用力”,翻译过来:别再像当年那样抢梗,现在观众不吃亢奋主持这一套。
最难的是身体。
去年五月《再见爱人》露脸,镜头扫到他反复用湿巾擦话筒,后期剪都剪不掉。
这次复出前,团队给他配了心理师+健身教练双盯梢,每天先冥想四十分钟,再撸铁一小时,两周后上秤,体重回到63公斤,脸才不像“纸片人”。
他自己跟朋友说,现在听到“奶茶”俩字都下意识手抖,PTSD没好透,只是学会了跟症状和平共处。
业内有人把维嘉标本化,说他给“失速主持人”打了样:先认错,再治病,接着用平台最需要的“安全型艺人”身份换门票。
听着凉薄,却是唯一解法。
观众可以骂你代言翻车,却不会拒绝一个能把自己情绪缝好的人设——前提是你得真的缝好了。
接下来半年是关键。
节目播出后如果弹幕风向转好,商务会再抬价;一旦弹幕揪着旧账,品牌会立刻缩回手。
维嘉自己倒看得开,他跟助理算过,再攒三季节目、两个公益项目,就能把“奶茶”关键词压到搜索第二页,“到时候大家只记得我谈过抑郁,不记得我踩过雷”。
听起来像算账,其实就是娱乐圈的生存算术:曝光量要减坏账,情绪值要抵利息,等资产负债表好看那天,才算真正复活。
观众不用替他喊冤,也不用鼓掌,只要遥控器里还愿意留一个位置,他就有了续命金币。
至于能不能把金币攒成金山,得看他自己,也看我们手里的遥控器,到底还愿不愿意多按一次“继续播放”。
来源:点点综艺茶话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