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街道“信小Young青年夜校”“星火夜校”新颖上线,家门口多彩课堂成“幸福加油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3:50 1

摘要:在社区银发老人的记忆深处,夜校的年代感厚重而遥远,对于奔走在都市快节奏生活节拍里的青年人来说,夜校无疑是独具吸引力和创新活力的新鲜事物,近年来,净月高新区福祉街道正是通过不懈努力与探索,将包含丰富多彩课堂内容的夜校“按需配置”,办在了居民群众家门口。其中,潭西

在社区银发老人的记忆深处,夜校的年代感厚重而遥远,对于奔走在都市快节奏生活节拍里的青年人来说,夜校无疑是独具吸引力和创新活力的新鲜事物,近年来,净月高新区福祉街道正是通过不懈努力与探索,将包含丰富多彩课堂内容的夜校“按需配置”,办在了居民群众家门口。其中,潭西社区“星火夜校”、中信社区“信小Young青年夜校”尤为活跃,已经成为传播小区文明新风的示范点,点亮社区幸福生活的加油站。

“星火夜校”银发学堂

串联起社区治理新模式

“以前总怕用不好智能手机,现在跟着老师学,发视频、查医保,太方便了。”潭西社区“星火夜校”银发学堂智能手机应用课最受老年人追捧,居民李阿姨以前只会接打电话,现在拿起手机就能熟练操作支付、挂号、视频通话等功能,跟她一样的老人很多,通过老师手把手拆解演示,都收获满满。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在夜校近期课表上看到,该社区聚焦居民多样化需求,开设了智能手机应用、非洲鼓、太极拳、古典舞、声乐培训、国画入门练习6项特色课程。非洲鼓教室里,节奏清晰、动感明快的鼓点此起彼伏,清一色的银发学员满脸认真,跟着老师的指导快乐击鼓,玩得不亦乐乎。舒缓的音乐底色中,同样舒缓的太极拳引发全身逐渐活动开来,从调整呼吸到抬臂伸腿,老师细致纠正每个人的动作细节,带领大家感受传统养生文化的独特魅力。古典舞、声乐课上,大家舒展身姿、放声歌唱,一张张笑脸写满自信,国画课笔墨丹青间,花鸟山水亮丽凸显,一笔一画中的传统文化韵味令人陶醉。

“下楼就能上课,在这儿不但能表现自我,还能认识更多的老伙计,社区‘星火夜校’办在了家门口,要多方便有多方便,在家干待着容易老,出来学点儿东西找乐子、长见识、锻炼心智,你看我,活得多开心。”居民王大叔是太极拳课的常客,他告诉记者,他老伴儿都开玩笑说,自从参加了银发学堂,他那张脸天天都红扑扑的。

社区党委书记赵惠慧向记者介绍说,“星火夜校”银发学堂以“便民、惠民、乐民”为初衷,课程设置贴合居民实际需求,授课老师既有社区志愿者,也有专业爱好者,课程质量有保证,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目前看,“星火夜校”已经在不经意间成为社区治理的“暖心纽带”,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递着文明新风尚,更在实践中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与归属感。“眼下我们正在持续倾听民意,进一步优化夜校课程内容,让每一堂课成为点点星火,温暖而有力量。”赵惠慧对“星火夜校”的明天充满希望。

“信小Young青年夜校”

走出服务基层青年新路子

在中信社区,全面上新的“信小Young青年夜校”服务项目,以其创新的理念、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成效,探索出一条寓教于乐、赋能成长、多方共赢的基层青年服务新路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超越传统社区活动的范畴,“信小Young青年夜校”自启动之初便展现出高起点、精准化的定位特色,项目课程设置也绝非简单的兴趣拼盘,而是深入洞察当代青年在个人发展、生活品质、情感维系等方面的现实需求,精心设计了涵盖职业技能、健康生活、文化艺术及家庭关系等多维度的课程体系。从掌握一门手艺的意式咖啡培训、烘焙课,到契合健康潮流的中草药茶饮课、燃脂操;从舒缓心灵的音乐疗愈课程,到提升个人形象的美妆课;从助力数字时代表达的短视频拍摄及剪辑课程,到促进家庭和谐的家庭教育沙龙……这些课程兼具实用性、趣味性和前瞻性,如同一场及时雨,精准滴灌在社区青年成长的“痛点”“痒点”上。“我们夫妻俩平时都挺忙的,忙工作、忙照顾孩子,很少有机会走出来接触些自己喜欢的新鲜事物。自从参加了我们社区‘信小Young青年夜校’培训课堂之后,真的感觉生活太美好了,尽管有压力、有烦恼,但是能够在夜晚静谧的时光里,给自我心灵松松绑、加加油,做做喜欢做的事,认识更多的同龄人,这既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进步,比以前出去喝酒打牌强多了。”和居民小凡深有同感的年轻人纷纷向记者表达着对这个特殊夜校、特殊课程的喜爱之情,他们说这里现如今成了大家下班后放松身心、充电赋能的首选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信小Young青年夜校”还在运营模式上做了大胆创新,打破了社区公共服务场地固化的局限,积极探索“社区+”的开放融合模式。课程场地不再局限于社区活动中心,而是延伸至辖区内有特色、有氛围的商户实体空间,如静谧雅致的茶馆、香气四溢的烘焙店等。这一创新举措不但为青年学员提供了更沉浸、更舒适、更专业的学习环境,极大提升了学习体验感和课程吸引力,而且还为参与合作的辖区商户带来了宝贵的“流量”与人气,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实现了社区资源与市场资源的优化整合与互促共赢,激发了社区商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信小Young青年夜校”开办时间不长,却已成功举办60余场次培训课,累计服务社区青年超过700人次。中信社区党委书记聂黎黎告诉记者,这所开在夜晚、开在社区青年人身边的“学校”,像一盏温暖的灯,点亮了城市夜空,也照亮了青年群体的业余生活与成长之路。社区的这一探索,不仅拓宽了服务基层青年的新路子,积累了宝贵经验,更生动描绘了一幅青年与社区共同成长、共同构建宜居、宜业、宜学活力社区的和谐画卷。

来源:长春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