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真的太值了! ”当《五十公里桃花坞》总导演谢涤葵被问到第六季只能留一位老坞民会选谁时,他想都没想就喊出了孟子义的名字。 这话一出,全场都笑了,但导演可是一本正经的。
“我真的太值了! ”当《五十公里桃花坞》总导演谢涤葵被问到第六季只能留一位老坞民会选谁时,他想都没想就喊出了孟子义的名字。 这话一出,全场都笑了,但导演可是一本正经的。
谁能想到,五年前那个在《一年级》里顶撞袁咏仪、在《陈情令》被骂加戏、被郭敬明当众怼“网红脸”的孟子义,如今成了综艺圈的香饽饽。 导演给出的理由简单粗暴:“孟姐的综艺感越来越好,关键是流量也越来越好。 ”这话听起来特别实在,一点不跟你绕弯子。
还记得第一季桃花坞里,孟子义那句“我不像传闻中那么讨厌吧”让场面一度尴尬到极点。 那时候她还是个带着青涩和懵懂的新人,因为妆发问题被袁咏仪、郭敬明当众批评,遭受了全网差评。
可现在呢? 她完全变成了节目的笑点担当。那些浑然天成的搞笑片段,比如算不明白账还一本正经反驳的样子,或者和王鹤棣、汪苏泷互动时的“笨蛋”反应,都让人捧腹大笑。
孟子义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她总能在不经意间制造名场面。 比如安慰独居同伴时突然即兴跳舞,自称“君子兰”把王传君气到翻白眼,帮队友擦水却意外完成卧底任务。 网友都笑称:“孟姐每一个表情都是表情包,每一句话都是金句! ”
更绝的是,这份搞笑浑然天成,毫无表演痕迹。 连导演都认证“她根本不需要剧本”。 毕竟,谁能设计出骑着三轮车载男嘉宾、唱歌跑调还一脸自信的“笨蛋美女”呢?
说到流量,孟子义的表现更是亮眼。 她单条话题日阅读量能破亿,是节目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 她参与的桃花坞季播期间,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上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这种带流量的能力,在当下的综艺环境里简直是制胜法宝。
第六季的《桃花坞》要有大变动了,节目将告别“诗意旷野”,转向“城市烟火气”。 这个转变反而更对孟子义的胃口! 她那种买菜砍价、街边唠嗑的接地气风格,简直是为新一季的主题量身定做的。
能自然地融入市井生活,用碎碎念化解尴尬,用直球提问打破隔阂,这种能力可不是每个明星都有的。 五季元老的身份让孟子义成了“桃花坞精神”的具体体现。 观众说“有孟姐在,坞魂不散”,这句话背后是对节目情感纽带的深深认同。
作为唯一连续参与五季的“超长待机”坞民,她熟悉节目的底层逻辑,能快速调节新老成员关系。 她那句“只要桃花坞一直录,我就一直来”的宣言,不仅是个承诺,更强化了节目与嘉宾的共生关系。
在现在的综艺市场里,过度包装和刻意凹人设的现象太常见了,而孟子义的真实感就显得特别珍贵。她用自己的成长和坚持证明了,真实才是在综艺中长久立足的根本。
从被黑到被爱,孟子义用五季时间完美演绎了什么是“最好的综艺感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当其他明星还在维持完美人设时,她已经靠着“笨蛋美人”外表下的机敏内核成功逆袭。
当然,也有粉丝提出不同意见。 部分人质疑导演强调“流量”过于功利,呼吁以孟子义待播剧如《三线谜回》《百花杀》宣传作为回报。 而“650电台”的粉丝则呼吁保留经典组合,建议以“含孟量高”替代“唯一常驻”。
但这些争议反而证明了孟子义的不可替代性——她既是流量焦点,也是情感纽带。 桃花坞没了谁都可能继续运转,但少了她,那股子热闹劲儿和真实感肯定得大打折扣。
李雪琴说她是“菩提树下一朵花”,郭麒麟评价她“老想耍小心眼,但老让你看出来”。 这种揣着糊涂装明白的“笨蛋美人”形象,反而成了她在滤镜时代的杀手锏。
在其他综艺中,她的“真实感”同样贯穿始终。 《奔跑吧13》里,玩指压板时蹲在起点补粉底,扔水球失败直接喊“太难了”。《你好,星期六》中,全程无视节奏音准,唱歌跑调,表示不懂怎么进音乐,自嘲“五音不全”,却被封“歌王”。
网友辣评:“孟姐是内娱唯一不受原唱版权限制的歌手——每首歌都能唱出新版本。”这种“摆烂式认真”反而成了她在滤镜时代的杀手锏。
从第一季争议新人到第五季“镇坞之宝”,孟子义的蜕变同步节目IP演化,成为桃花坞精神的具象化符号:不完美,却真实;有瑕疵,却温暖。 网友锐评“孟姐用钝感力外壳包住高情商巧思,完美诠释真人秀的‘无设计真实感’”。
在工业糖精式综艺泛滥的当下,她的“不完美”反而成了稀缺品质。 正如网友所言:“看孟子义的综艺,像看身边真实的朋友,没有距离感。 ”
当导演谢涤葵果断选择孟子义时,他选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综艺咖,更是节目的“灵魂开关”。 毕竟能同时兼具“搞笑输出机”和“话题发动机”的艺人,在内娱还真找不出几个。
来源:涛哥说房产
